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帝国之大明崛起 > 第十三章科学院和道学院(六)

第十三章科学院和道学院(六)(3/3)

问题的。

    “好,石一道长,羊毛的确是一种极好的纺织材料,不过洗毛的成本如何,若是太贵的话,恐怕会不太划算!”朱厚炜先赞了一句,紧接着又迫不急待的问出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殿下放心,这洗毛过程用到的各种材料都很普通,而且下面的学生会也正在优化洗毛流程,争取用最少的材料,洗出最多的羊毛,所以成本极低,不过这个成本却没有将羊毛的收购人价格算在内,毕竟现在的羊毛虽然不值钱,但若是大量收购的话,盛产羊毛的草原部落肯定会提价的。”石一道长不愧是个人才,连以后的商业应用都想到了。

    参观完化学院之后,李时珍带着朱厚炜来到他在上清宫中的住所,除了他之外,还有主持虚空道长坐陪,当年就是虚空道长在李时珍带着朱厚炜到青城山时接待的。至于那位石一道长,早就回去带着学生完善洗毛工艺了。

    不过朱厚炜刚坐下来品了口茶后,李时珍忽然转向虚空道长笑道:“道兄,化学院参观完了,现在是不是该把你研究出来的新东西拿出来看一看了?”

    虚空道长拿出几张照片说道“上次科学院的方以智教授过来说了照相机留影的事,我经过实验得到这几张照片。”。

    照相是一种能把有形之物原样不变地记录下来的技术。古代,人们为了把物体的形状记录下来,只有采取绘画的方法。但再高明的画师,也难以把物体的原形毫不走样地记录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利用光学原理的照相。最原始的照相机就是所谓的“针孔照相”。这是通过针孔使物体的像映照在墙壁上的做法。

    方教授和我首先利用硝酸银的感光作用,把硝酸银涂在纸片上,制成了印像片。后来在锡板或玻璃板上撒上沥青粉末,上面再敷上一层油或蜡,使之成为半透明体。在阳光下,经过长时间照射,可以留下实物的白色影子,制成不会消逝的照片。但是,每拍一张这样的照片,就要在阳光下晒上6至8个小时,这样复杂的过程显然不适合实际使用。

    在研究照相技术时,方教授无意中把一把银匙放在用碘处理过的金属板上,过了一会儿,发现这把银匙的影子居然印到了板上。这一现象使他大为吃惊。于是他专门磨制金属板,并在上面涂了碘,用镜头进行拍摄,果然拍下了薄薄的影子。这一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方教授的信心。继续向突破照相技术的最后难关进军。又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帮了我的大忙。

    有一天,我到丹药箱中找药品,突然看到过去曾经曝过光的底片上,影像已经变得十分清晰。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找到答案,我每天晚上将一张曝过光的底片放在药箱里,第二天早晨,在取出底片的同时取出一瓶药。我想:如果某一种有效药品被取出箱外,再放进曝过光的底片就不可能显现清晰。但是使我意外的是,当箱子里的药品全部取完后,而底片仍然显像清晰。这不禁使我十分惊异。为了彻底查清原因,我把箱子翻来覆去进行反复检查,终于发现了箱子里有一些朱砂(主要成分是汞)。

    我立刻意识到,奇迹一定是水银造成的。经过分析后方教授认为:因箱子里温度较高,使水银蒸发影响底片使其显像良好。为了证实这一判断,我把曝过光的底片放在暗室里,用水银蒸气进行试验,果然取得了预期效果。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照相的关键技术——显影问题。接着,他又解决了定影技术,从而彻底解决了照相技术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