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城邦争霸之昏君 > 192、众臣的发展规划

192、众臣的发展规划(1/2)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真正南方有机可乘的时候,斯多比想趁势扩张,还需自身够硬!

    那些盟友,防御的时候或许能帮上点忙。但主动出击时,只能是拖后腿的。

    当初攻略瑟兰达,听起来数量骇人的三百万大军,差点没干过罗马的八十万人。

    还被敌人一万人偷营得手,出了王受伤的大事!

    这样的经验教训还不够吗?

    奥德修斯的话,说得比大祭司深刻多了,赢得了不少大臣甚至卫兵的掌声。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依娜就出言反对了。

    作为王后,依娜本不该干政。但大家都认可她的另一个身份——瑟兰达女王。

    前次瓦尔达尔河边阻击皮奥夏大军,依娜也是总指挥。

    依娜觉得,民心才是第一位的。

    斯多比扩张太快,民心是否依附很难说。

    保险起见,还是不要搞什么励精图治的大动作,休养生息两三年。收买人心。

    等到民众都完全认可了斯多比的领导,再图强也不迟。

    看起来似乎浪费了两三年,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才是真正的百年千年大计!

    这种论调,让大家不由得想起当初斯多比攻略小麦塔利的手法。

    那一次,正是民心所向,斯多比才获得了成功。

    不少人都听得默默点头。

    一直追随依娜的埃阿斯,也适时的站了出来,表示支持。同时又给予了一些补充。

    埃阿斯觉得,靠休养生息打造一个好名声,还不仅仅是为了收买民心,更是为了吸引外部人才!

    列国争霸,国力其实差距不大,胜负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多寡。

    像斯巴达克斯这样的人才,几乎完全靠一己之力打赢了科恩奈斯保卫战。

    这样的人多了,斯多比怎会不强大?

    所以,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有了大量的人才独当一面,斯多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埃阿斯的这种论调,和依娜的话相得益彰。不少人都觉得,这应该就是斯多比眼下的最佳发展战略了。

    可是,首相站了出来,又提出了不同意见。

    首相曾经很迷茫,觉得厉害新人的不断涌现,斯多比已经不再需要自己做什么。

    但和阿基米德共同研究发明以后,他越来越觉得,技术制胜,才是斯多比真正该走的路。

    连番大战,斯多比能取胜的关键,都在新式武器的投入使用。

    所以,首相认为,把国力向科技倾斜,研发为本,才是王道。

    至于其它,不过是辅助手段。

    只要斯多比有一天能研发出一些更厉害的武器,别说长期独霸大北方,就是横扫雅典和斯巴达,也不是不可能!

    千百年来,从来没人治国强调过技术第一。这种论调,让所有人都觉得很新奇。

    大家不由得发出感慨,首相看上去年纪已经不小,却实实在在拥有一颗年轻人的心!

    对新鲜事物,接受得真快!

    不过,这套技术制胜论,依然受到了质疑。

    质疑首相的,是斯多比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两大帅才——阿基里斯和亚历山大。

    两人都是真正的战略人才,对前面众人的说法并不赞同。

    两人都觉得,要称霸当然需要强大的军队!

    什么都是扯淡,建设强大的军队,才是根本所在!

    这一次大北方保卫战,虽然赢了,但军力上的差距,依然让阿基里斯和亚历山大心有余悸。

    特别是亚历山大。

    他深刻的感受到,由于军力不足,将不得不做出极大的牺牲!

    因此,一旦有机会大搞建设,当然要把建军提到最重要的日程上!

    将来想要击败雅典,击败斯巴达。也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可以真的实现!

    武人的想法就是简单直接,瞬间点燃了议事厅中的热情。

    强军一下子成了大家最认可的事。

    不过,在应该优先发展陆军还是海军上,阿基里斯和亚历山大的想法,却完全不同。

    得到了十万底比斯重骑兵,再加上固有的慕尔弥冬铁军、马其顿银盾矛兵和近卫骑兵,亚历山大有意重点建设陆军。

    特别是听说首相已经仿制波斯的复合长弓成功。无论步兵骑兵还是弓兵,斯多比都可以走精兵路线。

    再加上无坚不摧的希腊火炮车。

    亚历山大觉得,如果把主要精力用于建设陆军,不出三五年,斯多比必能成为希腊的陆战之王!

    硬碰硬的击败斯巴达重装步兵军团,夺取天下第一军团的称号,也并非不可能!

    这样的憧憬,在议事中逻辑清晰的表达出来。让几乎所有人都为之欢欣鼓舞。

    只有夏哲和阿基里斯,脸上并没有认同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