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聚宝盆中的大明 > 第153章 杨鹤该不该死?

第153章 杨鹤该不该死?(2/2)

权?及听流寇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经锦衣卫扭解来京究问,得其枉辜皇恩、抚贼欺饰。着革职逮刑部狱论死!”

    看罢,叶宰“啧啧”有声,心头莫名变得凄凉,大抵是物伤其类的意思。

    三边总督啊,说杀就杀了,而且还是为皇帝背锅!

    诚然,抚的主意是杨鹤出的,可拿主意的却是皇帝。崇祯一看“抚”不好使,马上推诿给大臣,何其幼稚?这不是逼得大臣们离心吗?以后谁还敢做事?

    王之临见叶宰摇头发声,以为想得和自己一样——皇帝都是英明的,即使有错也是下面大臣乱来的。遂义愤填膺道“良臣说的不错,杨鹤罪魁祸首,抚之一策遗祸天下!”

    叶宰顿时哭笑不得,心想我说什么了我?怎么就以为我指定杨鹤是祸首啦?便分辨道“行之兄,你误会了。我并非在感叹杨鹤,而是在感叹咱们这位陛下。”

    “关陛下何事?”王之临瞠目道。

    叶宰一窒,转念想想,也是。

    流寇初起时的力量并不大,只要调集官军一鼓歼之,便能把农民起义扼杀在摇篮之中。若非杨鹤一意主抚,农民起义不可能发展起来,以至不可收拾。因此,杨鹤不成众失之的才怪了。

    恐怕这就是如今官僚士绅的主流认识。

    不过,叶宰想说个非主流的,试探道“行之,你有没有站在杨鹤的角度来想过问题?”

    王之临道“怎么想?”

    叶宰道“我老说,我们研究一个事情,并不能只看到表面,要深入其中达其本质。就说杨鹤之事

    第一,他并非单纯主抚,各期邸报上表明,他在任职期间曾多次组织官军清剿。后来为啥变了?他没办法啊,精锐部队去年被调去京畿勤王了,不得不采取招抚之策。

    第二,杨鹤能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因为单纯的军事追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能把人全杀光了吗?故而,通过招抚安插,使流寇解散归农,这才是为大明的长远利益考虑。”

    王之临冷笑,“长远利益?呵,流寇为何又反?”

    叶宰摊手道“流民回到家乡,受抚时发的二两银子几斗米能吃多久?别说田地荒芜没有产出,即使有,等待他们的依旧是官府的追呼敲补。在饿死、欺死和重新起事之间,他们还有得选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