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聚宝盆中的大明 > 第80章 苦难的行军

第80章 苦难的行军(2/2)

 他为啥如此麻烦?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中央权威尚在,不是说你想领兵就领兵的,必须由兵部给出编制上报内阁票拟,再由司礼监批红。

    照叶宰勤王功臣的身份,一般情况下兵部不会驳了,只不过,军饷基本别想了。

    叶宰其实不怎么在乎军响,他要的就是“标营”这个编制,即所谓的“师出有名”。否则较真儿的话,他私自募兵形同谋反!

    叶宰在脑海中再次回想下呈文的措辞,以及给周延儒的信和信中附上的三千两银票,心逐渐安定下来,认同了李唯辅的意见。

    ……

    晌午来临,前军秦佐民遣人来问是否扎营?

    叶宰照准,并吩咐辎重营放饭。

    再招来亲兵一问,大军才走了不到十五里路,都没出后世的成都市区,还在双流境内。

    叶宰顿时焦急起来,成都到攀枝花足足1300多里路,按现在这半天十五里的速度,得走44天。

    这可不行!

    他之所以不等兵部批复便急急起程,就是打探到四川行都司给巡抚的军报——当地少民不稳。

    眼见到手的地盘将要被人打烂了,叶宰着急上火,心里慌的一匹。

    遂派入去向秦佐民通传,让他加快行军速度,一天必须走60里。

    不久后秦佐民亲自找来,他问叶宰,是不是想尽快到达建昌?

    叶宰说肯定啊,行都司的军情也通报过你。

    秦佐民沉吟半晌,道“叶兄,若是你做如此想,那我们就得换路。”

    “换什么路?”

    “水路。”

    秦佐民介绍,本来规划的是走陆路,也就是走到成都南面最近的县城新津时拐向西南,经蒲江、名山、雅州后转正南,过荣经穿越黎州安抚司,再过晒经关,便到了四川行都司的地盘。

    这条路全长一千多里,乃川滇古道,一路上山势多诡、林木茂盛,行商多土匪也多,路好走也不好走。

    水路则是在新津不拐弯,至彭山后上船,经大江支流一直往南,过嘉定州转西进阳河,阳河数百里后转南进入四川行都司地盘。

    而且走水路还有一个优点,过了阳河可以不下船,转南下海棠关、越西卫,再转泸沽河直到建昌城。

    就是操作起来困难较大,需要收集船只,并联络沿江官府,因为江上每个县界头尾两处均私设有巡检或者钞关。

    叶宰思忖片刻,拍板道“你带着我的关防,先急速赶去彭山征集船只。我督促中后军尽快跟上。”

    秦佐民回头看了眼来路的成都方向,提醒道“这儿离成都尚近,你要不回城请巡抚衙门出具军文?也好与各县卫钞关交涉。”

    叶宰摇摇头,沉声道“我们是军船,直接冲关!”

    秦佐民讶然抬头,目光中惊惧、佩服等神色之色纷纷闪过。

    (求收藏,求推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