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锄清 > 第一百九十八章:恩科和安陆

第一百九十八章:恩科和安陆(1/2)

    但是,看着手中的信笺,朱慈炯自己都傻眼了。

    这厮竟然真的造反了?

    还是一如历史上那样,刚刚反叛就拿下了三省之地?

    “陛下,当立刻进抵湖南,甚至若是可能,我们当一鼓作气拿下江西!”

    左财盛脸色大变。

    湖广加上广西,就是汉家十八省的十字路口。

    此地北可攻打山陕甘,西可扼守四川,南直临两广,东方威逼江浙财赋之地,至于两江之一的安徽……

    只要在拿下了信阳,安徽就不敢跳动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

    朱慈炯苦笑。

    若是他要做流寇,这些地方倒是一战而下。

    “我们这一战以长江为界吧!”

    朱慈炯摇摇头,粮食的问题的确是要解决了啊!

    这般拖后腿的感觉,当真不好!

    “张大!”

    朱慈炯开口道:“发布诏书,朕定于三月二十八日,在南阳举办恩科吏选,童生以上者,皆可应试参选!”

    “所选中者,视才能高低,自有分配。”

    童生?

    众人脸色大变。

    自古以来,就算是开国的恩科,也很少有让秀才一下者参与科考的!

    陛下这竟然是让童生参考?

    这怕是最少都有十几万人参与了吧!

    “高!”

    “陛下这一招当真高啊!”

    左财盛击掌而叹。

    自从到了襄阳之后,当地就在流传着南阳那边大变样的传说,虽然他没有亲自去看过,但是,只要是看看军中将士使用的那种统一外形的长枪,去看看那种统一大小,光滑如镜的火炮。

    就知道南阳的变动必然不小!

    这一次,陛下宣布童生以上者都可以参加恩科考试,这可是席卷了天下读书人啊!

    可以这么说,童生试虽然只要读了“三百千”之后,几乎就可以考下了,但是,民间能够供子嗣学完了“三百千”的,都是富家子弟!

    有了这么多人齐聚南阳,就算他们没有考中,等到回去的时候,如此将南阳的繁荣一宣传,那对于陛下的好处,可是在是太大了啊!

    对于左财盛的心里想法,朱慈炯并不知道。

    他之所以要让童生试之上的人,都可以参加科考,只是为了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而已!

    八股取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吏的忠诚,但是,对于那些不能悟透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禁锢呢!

    科举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通过者,自然光宗耀祖,但是,在这个独木桥之下,却是累累白骨。

    无数白发皓首,学了一辈子,到头来来一片骈文都不会做!

    这些人不是人才吗?

    大明的识字率本就不高,又将这些人禁锢在八股文里,这才是对于人才最大的浪费!

    朱慈炯想要将“算、”“术”、“策”、“工”、“科”等都拿出来,分别科考官吏,然后充斥到地方,去做下面的胥吏。

    换句话说,也就是宋代科举的放大版。

    若是他直接更改科举制度,会导致了整个天下所有儒生的反对,会让新生的大明寸步难行。

    但是,当他表明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这些恩科并不会直接下放县令,并不会进入朝堂……

    他将朝堂留给那些早已有了功名的儒生,又将八股科举得以保留,并且在三年之后正常召开,那么自然就能堵住了这些人的嘴!

    甚至,因为他一只都不曾真正的建立六部中央制度,有了这些中枢官员的刺激,更能让天下的儒生,生出了投靠大明的心思。

    如此一来,他的攻略,自然就能得到天下士绅的支持。

    至于这些人充斥朝堂之上,朱慈炯相信在他这一代,自然是不会翻船的。

    而等到他故去之后,这些杂科官吏早已成长起来,充斥在大明的方方面面了。

    到时候,就算是有人想要恢复到了八股文,也会遭受到天下万万既得利益者的反抗的!

    从下而上,润物细无声的对这个国家进行改变,才是真正能够传承下去的国策!

    ……

    张大也想通了关窍,甚至因为跟随朱慈炯已久,他却是看的更远。

    陛下话语里面有一个“吏选”二字!

    莫不是这是为了选拔胥吏的?

    ……

    安陆。

    嘉靖年间,荆门改为承天府,顺治三年,清廷改承天府为安陆府。

    此时的安陆府,已经变作了一片军营,而兵卒们却是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平亲王罗可铎一战大败,甚至就连平亲王自己也生死未知,这些本已进抵到了襄阳境外的清军,顿时慌了。

    少倾,吴三桂叛乱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清军顿时大哗。

    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