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医女种田乐 > 第十一章 知识的特性

第十一章 知识的特性(1/2)

    在萧雨晴忙着治伤的时候,王大伯父子帮着大娘她们将牛车上的东西,都已经搬好放到了屋里,王大伯他们就告辞回去了。

    现在天已经要黑了下来,母亲简单地做了点晚饭,几人吃完,就准备睡觉,奔波了一天,到了晚上这时候才感觉到特别累,这一天可真是惊喜连连,状况百出,丰富多彩啊!

    临睡前,萧雨晴又看了一下男子,一切都挺稳定,虽有些发烧,但也是正常现象,毕竟身上有个这么大的伤口呢!

    然后用毛巾给他敷着额头,又给他喂了点水,男子还是一直昏迷的,喂水也不知道吞咽,只能润润唇而已,然后交代萧雨轩有什么状况就赶紧叫她,萧雨晴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起床,萧雨晴先去观察了她的病人,这时他的烧已经退了,脉搏也更强劲有力了,检查了一下伤口,恢复的也不错,并没有出现红肿、感染的情况。看来昨天的缝合和上的药已经起了很好的作用!萧雨晴又给他喂了些热水,男子也知道吞咽了,似乎很渴的样子,萧雨晴便多喂了一些。

    吃完早饭,萧雨晴想了一下今后的计划从今天开始,要好好教弟弟妹妹读书识字;然后从镇上王掌柜那买的布料,也要教给王大娘她们制作一些小工艺品;屋里还有一个重伤患者要随时治疗照顾;马上春节了,今天就腊月十八,还要准备些吃食……

    萧雨晴感觉百事待举,都等着她去做,好在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她最好的帮手,也是她做任何事情的动力!

    忙是忙了些,可这样的日子,才让人觉得充实,有干劲儿,而且都是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忙归忙,却不会感觉到累,似乎越忙越开心!

    萧雨晴理了一下思绪,心里已经有了规划。先回到堂屋,找出昨天陈掌柜送的布料和布头,然后叫来了母亲和大娘,萧雨晴思索了一下,就动手干起来。

    她先挑选了几块合适的碎布,经过她灵巧的双手缝缝剪剪,一会的功夫就做了个手拿包出来,母亲和大娘看了连连称赞,不仅做的好看,而且用途很大,有了这样的小包,出门可方便多了,而且精致好看,放在哪里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装饰品!

    有了萧雨晴做第一个手拿包的示范,母亲和王大娘看了一遍,基本就学会了,二人就忘我地投入到了手拿包的制作中。

    萧雨晴便回到她们的房内,叫来了溪儿和轩儿,准备教他们读书识字。

    说到读书,必先识字,可如何识字呢?在古代,他们识字的方法,便是先背“千字文”、“三字经”等,当这些书背完,基本常用的字也就认识了,以后再读书遇到其他复杂的字时,便用这些简单的同音字来标注,古代就是靠这种以字注字的注音法来认识更多的文字。

    而古代的注音法,常用的就是形声字,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四种,比如“材”,音才;“填”,音田;“刀”音到,轻声;又或,“缓”,由胡管切之……

    古代这些注音法,在掌握了现代汉语拼音的萧雨晴看来,只感觉有些南辕北辙,比如有些用生僻字来标注常用字的情况;再者是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有的字找不到适合它的注音法;而且这种方法也不够精确、且繁琐复杂。

    这无疑会给阅读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效率。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若连识字这一步都如此的大费周章,什么时候才能开始顺利地阅读呢!

    再三思索,萧雨晴决定先教弟弟妹妹学习现代的拼音。学会了拼音,认字、识字就简单多了,而且为以后的阅读学习也可以带来很大的便捷。

    想好之后,萧雨晴找来一块木板,选好位置,钉在墙上,然后做了一块儿木炭笔,这便是他们以后用来教学的黑板和粉笔了。轩儿和溪儿则面对黑板,坐在屋里唯一的桌子前,坐得端正笔直,开始他们人生的第一堂课。

    萧雨晴开始讲“从今天起,我就开始教你们学习了,那么为什么要学习呢?为什么要读书呢?轩儿,你先来说说。”

    萧雨轩想了想,说“我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通过读书我可以学会很多我不懂的东西。书就像一道门,我非常渴望能走进这道门里去看看。”

    溪儿说“我想读书,是希望可以和姐姐一样,想作画的时候,就会作画,想写字的时候,就能写字,如果不会读书写字,感觉就像比别人少了一只手一样。”

    萧雨晴笑着点点头,对他们二人的想法都很满意,说“溪儿很好地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确实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便相当于是半个残疾人。而轩儿则道出了知识的广泛渊博,以及他强烈的求知欲。”晴儿评判了一下他们的回答,接着说“接下来我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在弄明白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知识的特性,知识具有以下特性渊博性、广泛性、灵活性、趣味性、平等性。”

    晴儿接着说“我们学习知识,便一定要牢记它的这几个特性,不可背道而驰。先说“渊博性”,知识是渊博精深、丰富多彩的、广袤无垠的,千万不可以做井底之蛙,我们要永远记着,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