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回到明朝当朱标 > 第434章 东厂的前身

第434章 东厂的前身(1/2)

    “我爹愿意就行?”徐妙薇披着衣服过来“那件事就这样也好。”

    徐达对这件事,倒是十分愿意的,朱标给他哪个人,他都可以按朱标的意志,给带歪了。

    “对,不查下去,我们都不会为难。”朱标想了想,叹了口气。

    韩宜可和朱棣是亲看到过那些破坏船只的,觉得是有预谋,此事该查清楚。

    朱标觉得,若是他沿着胡惟庸的口供再查,最后的结果会十分不尽人意。

    第一个不满意的会是朱皇帝。

    他骨子里始终是农民,推崇家和万事兴,十几个儿子都是缺一不可。

    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动杀机的。

    若是朱标不依不饶,只会让朱皇帝觉得朱标是个连亲兄弟都容忍不下的人,更会觉得太子无德。

    会认为,朱标对亲兄弟都不能容忍,又怎么会心怀天下百姓。

    古语云无情最是帝王家。

    老朱和马皇后绝对不想看到骨肉相残这件事,便默许胡惟庸口中提到的“皇子”为胡乱污蔑。

    人有时候,总要自欺欺人的。

    父亲为了儿子。

    大哥为了兄弟。

    只不过,朱标也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防范的事情必须要做好。

    正好借此事,准备设立东厂。

    优免田的事情,官员也都没明显出来反抗。只要土地能保持不出大问题,安抚好白姓。

    一些工业政策才能保持,

    朱棡和晋王妃谢氏送了些珍品但马皇后和朱元璋那里。

    朱棡和谢氏被内侍送走,朱皇帝挑了挑眉。这一表情被马皇后立刻捕捉到了。

    马皇后明白,问道“重八你是在怀疑棡儿?”

    咱还用的着怀疑,自己的儿子自己最清楚……朱元璋不想把有些话说出来,鼻子哼了声“咱可没说什么。”

    “行行行,我瞎猜的。”马皇后摇摇头,知道朱皇帝嘴犟,也不跟他争嘴,示意内侍把熏香点上。

    老朱盘腿坐在榻上,开门见山的道“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咱眼里,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咱

    的江山,这话咱也懒得再跟他们重审。”

    马皇后忍不住问“那这件事会不会留下隐患?”

    朱皇帝笃定又自信“只要咱还活着一天,他们就不敢给咱搞那些有的没的东西。”

    “你是皇上你说了算。”马皇后禀退宫女内侍。

    十月中旬,朱标安排朱棣,朱樉和朱棡,让他们跟着武将去各地练兵。

    临行前,朱标请他们几个一起吃饭。

    “邓愈曾经北伐,又远征过西南一带,老四你不是想进步,跟着邓愈好好的训练,往后西南方向,便由你来主攻,要是换成别人,我不放心。”

    朱棣感觉自己受到信任,顿时欣喜道“包在俺身上,往后西南之邻国,俺朱棣都会不眨眼的拿下。”

    “那我呢?”朱樉问道。

    前几日,朱樉的长子半夜突发高烧,朱标是最先去叫方有执来给诊治,天亮退了烧。

    因为这事,秦王妃邓氏反而因此特别感谢朱标和常氏,此事朱樉也记在了心里。

    酒过三巡,朱标才说起安排冯胜在西藏和北疆之地练兵的事。

    洪武三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率吐蕃诸部归降,后于青藏地区设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因俗以治的治藏政策。

    洪武五年,冯胜完成雪区的统一后,朱皇帝便要求他驻守在雪区和北疆。

    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

    今年初,朱标说动朱元璋派遣文臣武将等前往雪区。

    单独特殊的设青藏卫,北疆卫,每卫有驻骑兵五千,步兵五千和火铳手三千,炮手,弓弩手在各地。

    朱樉知道当地气候条件,但也没有含糊,饮下酒道“都听大哥的安排,希望大哥帮我照顾好秦王殿的人。”

    “这是自然,太子妃会带着炽儿常过去看看秦王妃。另外青藏和北疆两地的将士,每人一月多给一两银子作为补贴。”

    朱棡因为那次的事情,心里总是有余悸,幸亏胡惟庸因土地和水雷的事,被处死。

    他这些日子也放下心来,但心里总感觉大哥知道那件事是自己。

    朱棡看到大哥把自己放在最后安排,也有些心慌,主动的开口说道“大哥,我跟魏国公去哪里?”

    “你?跟魏国公在沿海。”

    “我……”

    沿海有赵云生,有吴桢,有各路水师将领,又有徐达在浙江那边练兵。

    自己去打酱油吗?朱棡心里很不解。

    朱标解释说“沿海如今是朝廷的门户,海运,水运,以及海上贸易都需要大量兵马,安排你跟着他们去,也是为你好。”

    “那大明博物馆该怎么办?”朱棡想着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