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吴越王子 > 第226章 立国的根本就是要做好这六个方面

第226章 立国的根本就是要做好这六个方面(1/2)

    钱昱没有直接说是要取缔孔子后人袭封文宣公,不过,在书画院剪彩仪式的上的那一番话,却是释放出了另外一个风向。

    一些心思机敏的人,纷纷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揣测、打探钱昱那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江景房、吕蒙正的家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迫不得已的两个人只好玩起了闭门谢客的把戏。

    周娥皇、符金环、周嘉敏、符思仪四个人在皇宫里面也是不得清净,因为走周家、符家门路的人就像是过江之卿。

    江景房、吕蒙正这些朝廷重臣不能够直接去问钱昱,可是,作为他媳妇的周娥皇、符金环、周嘉敏、符思仪,在这个方面显然就方便的多了。

    钱昱把他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媳妇们以后,同时,又叮嘱她们暂时不要把事情的真相给说出去。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争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儒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只会纸上谈兵。

    依靠四书五经就想把国家给治理的国富民强,钱昱对儒家的这种做法是嗤之以鼻,他知道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国富民强不是什么四书五经的功劳,那是无以数计的老百姓用勤劳的双手,种田、做工辛辛苦苦奋斗出来的。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他们活动于战国中后期。

    在自然观方面,对物质、移动和时空关系作了唯物主义解释,摒弃了墨子的天鬼观念,并把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认识论上,发扬了墨子重视实践的特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

    在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着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

    墨家在逻辑论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形成了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主要反映在《小取》的篇中。

    后期墨家对概念、判断和推理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意识到劳动人民精神生活中不仅需要艺术,同时也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虽然说墨家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不过,农业、手工业、军事器械制造、逻辑及早期自然科学实验,这些教学内容并没有全部丧失殆尽。

    墨家的墨者在手工业制造时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并且可以把它们总结记录与传承下去,有效避免重复的情况。

    所以墨家非常重视名辩及实验,且墨者所得俸禄通过墨家系统分配向团体奉献,杜绝师傅技术留一手的情况发生。

    钱昱在经过一番非常细致的调查了解之后,很快就决定不仅要把墨家树立起来,而且是要放在一个特别高的位置上。

    为了与以前的墨家区别开来,钱昱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概念,这就是新墨家学说。

    之所以这样做,钱昱就是想把墨家那些有用的东西拿过来,把不符合自己需要的那些东西都剔除出去。

    与新墨家一同出现在钱昱诏书中的还有另外五家,分别是农家、工家、兵家、医家、法家。

    这份特别的诏书是钱昱为设立五所专业学校而下发的,学校的专业就是农学、工学、军事学、医学、法学。

    其中的军事学与早先成立的讲武堂不一样,钱昱的打算是把武器研究、设计、制造安排到里面。

    成立这些学校就需要一大批优秀的老师,这是钱昱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

    因此,在下发到各个地方的诏书中,钱昱明确的提出各个地方要大力举荐,拥有农学、工学、军事学、医学、法学知识、技能的人才。

    钱昱见到的第一个被举荐上来的人是刘翰,通过观看这个人的履历,他发现原来刘翰还曾经在后周的皇宫里做过翰林医官。

    刘翰是沧州临津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

    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因进献《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着作,被周世宗柴荣任命为翰林医官。

    钱昱对于中医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不过,他想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引导一下这个时代的医学发展。

    外科手术那样的事情钱昱也不敢胡说八道,苦苦思索之下,他突然想起来后世医学方面的针灸。

    针灸涉及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能否准确地找到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钱昱了解到在目前还没有出现后世的人体穴位图。

    关于针灸眼下也仅仅是有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成的一本《针灸甲乙经》。

    钱昱看过这本书之后,弄明白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

    同时还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钱昱记得人体穴位图应该是到了宋代,由着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王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