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来送信人的口中,董源问明白这是符家的二小姐,在皇上面前举荐了自己,进宫的时间定为明天上午。
等到送信的人走了以后,董源就立刻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给了韩熙载。
韩熙载知道这件事情后同样也是非常高兴,他表示明天上午与董源一起进宫见钱昱去。
钱昱看见董源站在他面前的这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心里面也是激动万分。
历史上的北宋三大家那绝对是声名显赫,眼下其中之一的南派宗师董源,此时此刻就活生生地出现了。
穿越以来钱昱见过的历史名人也有许多,可是,以书画扬名流芳后世的却是没有一个。
钱昱阻拦下准备要大礼参拜自己的董源,告诉他今后必须要免去这些繁文缛节,然后开玩笑说要是改不了,皇宫的大门以后就再也进不来了。
书房里面很快就飘起了浓浓的茶香,钱昱、董源、韩熙载三个人有说有笑开始了促膝长谈。
“你已经到了须发皆白的年纪,今后就不要再东奔西走了,幽州、汴梁、西府、金陵这些地方,你看看喜欢那里就把家安置下来。”
“要是这些地方你都不满意,自己想在什么地方安家,现在就说出来我就随了你的心意。”
董源满意想到这个年轻的皇帝,一开口就是关心他的生活问题。
“草民这里多谢皇上的厚爱,家安在哪里都可以,草民觉得这些地方都是人间的乐土。”
董源说话的时候,手里面的茶杯在微微的颤抖着。
“人间的乐土?好,你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那就是能够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个天下的每一个地方都变成人间的乐土。”
钱昱觉得董源的话说到他自己的心里面去了。
“昨天,我与韩熙载已经说过了,朝廷准备要建立一个书画院,这个书画院要把天下所有的画师吸收进来。”
“你今天来了,我就再次把这件事情说一说,办理这件事情需要一些人手,除了你与韩熙载之外,你还有没有什么人可以举荐的?”
董源听见钱昱又给自己安排了事情,就赶紧放下了手里面的茶杯。
“皇上爱才心切真的是我们这些从是书画之人的福气,普天之下的高手是数不胜数,我觉得要建立书画院一个人是必不可缺的。”
“能够被你如此赞赏的人一定是此道翘楚,我相信你的为人,这个人不知道姓字名谁现在何方?”
钱昱对董源提到的人非常感兴趣的,他相信能够如的了董源慧眼的人一定不是寂寂无名之辈。
“还是,此人的名字叫李成字咸熙,原籍长安是大唐宗室后裔,祖父李鼎曾任苏州刺史,多年前因避战乱举家迁移到了营丘。”
董源的话一下子就打开了钱昱的记忆,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个与董源齐名的北宋三大家之一。
“你既然说到了这个李成,好,我现在就下诏书去营丘,命他快马加鞭来幽州城报到。”
董源想不到钱昱是如此心急,就急忙开口说话了。
“皇上,这个李成确实是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得不到施展,因此就有些放意诗酒书画……”
钱昱听见董源的说话声音越来越小,就明白了他这是在向自己提醒李成为人不拘小节。
钱昱当然清楚这位历史上怀才不遇的李成了,他既然知道这个人的情况,怎么可能担心李成的放浪呢?
北宋历史上三大家董源、李成、范宽,不仅仅是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的新画风,还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说罢了李成的事情,钱昱就又随口问了董源一句这样的话,想不到正是这句话引出了另外一位书画名人。
“你这么多年来画画可谓是名扬天下,难道说就没有人前来拜师学艺吗?”
“有劳皇上的关心,草民这些年到各地交流、切磋技艺,确实是有许多人慕名而来,不过,他们都没有成为我的弟子。”
董源的话让钱昱觉得有些意外,心里面说你收徒弟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噢,这样说来你真的就没有收过徒弟了?”
“皇上,我不是没有收过徒弟,而是不合适的人比较多而已,不过,我却是有一个比较得意的弟子。”
钱昱听到董源终于说出他又徒弟的事实,就忍不住问了起来。
“名师出高徒,能够被你赏识的人应该是非常出色的,你什么时候带他来我见一见?”
“皇上,我的这个徒弟有一点特别,他不是在红尘俗世之中求名求利的人。”
董源的话令钱昱感到非常意外,他不知道董源为什么会这样说。
“我不明白你刚才这句话的意思?”
钱昱直截了当的就说明了自己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