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从南唐国主李璟死因中,不仅破获了赵延美等人大案,还一举把另外一个身份的恩怨给了结了。
这一切,都全部得益于这个当初敢直言的韩熙载,钱昱现在不去想韩熙载为什么要替南唐国主李璟喊冤,他觉得这个人确实是帮了自己应该大忙。
韩熙载再次见到钱昱是心潮澎湃感激涕零,他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君主行事是如此果决,南唐国主李璟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钱昱此次与韩熙载见面是格外的轻松,他发现韩熙载真的是高才博学,不仅仅是精通音律,而且还善于书画。
两个人说着说着就谈到了书画界的一些事情。
韩熙载告诉钱昱,说有许多前朝的书画名人,由于改朝换代之后没有了原来的位置,其中大多数人的生计都出现了问题。
钱昱对这件事情可以说非常惊讶,在他的印象中,名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为生计去发愁的。
“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可是真的?这些年我忙着开疆拓土、国计民生的事情,确实是没有考虑过这些人的问题。”
钱昱的话是由衷而发,旁边的韩熙载听到钱昱这样说,才发现这个威名赫赫的皇帝,还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
“皇上虎视天下志向远大,这些小事情一时间没有想起来也无关紧要,草民今日冒犯龙颜实在是罪该万死。”
韩熙载非常会说话,他赶紧向钱昱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你原来也是有官职在身的,这一次你立下了汗马功劳,我要奖赏你,你说一说看自己想要些什么?”
钱昱一番话刚刚出口,韩熙载立刻就惊的是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钱昱会这样直接问他。
“草民,此次是特意感谢皇上的大恩来的,没有想过要什么奖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草民不敢开口。”
韩熙载一边说一边恭恭敬敬地弯腰朝钱昱深施一礼。
“天下的书画名家再也不能够分散在各地了,我有意成立一个书画院,把大家都聚合在一起交流、探讨技艺,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怎么样?”
钱昱轻轻地敲击着书桌,慢吞吞地说出了自己心里面的想法。
早些年钱昱没有注意这些人,是因为他那个时候需要关注一些大事情,养文人墨客与国事无补所以就给搁下了。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钱昱不仅仅是名扬天下,他同时也腰缠万贯是一个不差钱的主儿。
韩熙载谢过了钱昱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出皇宫去了。
他要照顾好消息赶紧告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在南唐时期的熟人董源。
董源字叔达,钟陵人,绘画大师,曾任南唐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南唐灭亡后就赋闲在家里面了。
董源善用水墨绘烟云湿润的江南山水,着色轻淡,不为奇峭之笔,在重彩山水画中别启蹊径,被人们公认为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他笔墨下的山石用麻皮皴,上多矾头、苔点,作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的江南景色,超越了之前唐人的技法。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与荆浩、关仝、巨然同号四大名家,其中弟子巨然得到了他的嫡传。
韩熙载在一家客栈里见到了正在等待他的董源,这一次他们两个人同来幽州城的,只不过是目的不同罢了。
董源来这里是应人所邀来作画的,韩熙载却是前来感谢钱昱的。
一路上,两个人是说尽了南唐灭亡之后他们各自的生活,韩熙载非常知道董源他们这些人的苦恼、艰辛。
想当年在南唐的时候,董源的山水画曾经得到南唐国主李璟的垂青。
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
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
还有一次铺天盖地大雪之后,金陵呈现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
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并召来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
他们分工合作各展所长,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和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
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这幅画中直接描绘雪冬之景的。
他胸有成竹临阵不慌放手对景勾画,将积雪压竹、丛林寒瑟的景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韩熙载把钱昱刚刚对他所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向董源复诉了一遍。
这个消息对董源来说不亚于是惊天之喜,他一生别无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