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吴越王子 > 第123章 煤焦铁钢拉开工业化大幕

第123章 煤焦铁钢拉开工业化大幕(1/2)

    钱昱为什么要教导太监、宫女读书识字,他的初衷可不是让他们出将入相,而是想用这星星之火,点燃一场可以改天换地的工业化的烈火。

    太监、宫女一旦考核合格后,钱昱就准备放他们离开皇宫,安排这些人去各个地方以身说法,把这场扫盲大业继续下去。

    随着皇宫里面不停地放出去已经识字的太监、宫女,再加上他们在外面教会的人越来越多,钱昱相信用这个滚雪球的方法,几年之内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收获。

    腾出手来的钱昱出宫了,他出宫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寻花问柳去的,而是出现在了各个生产一线。

    朔州的露天煤矿除去了地表上面的黄土、石块,露出来的是高达数米的煤层,钱昱脚下踩着黑煤灰,对最原始的采煤方式是摇头叹气。

    目前这些工匠们的采煤效率,钱昱肯定是非常不满意,可是,他知道这一切都不能够怪工匠们。

    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钱昱知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那就是人多力量大,他吩咐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管事赶紧招人。

    朔州的煤炭开采出来之后,除去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外,其余的基本上都被运送到了位于蓟州的铁厂、工坊里。

    蓟州的铁厂看上去要比煤矿那里热闹一些,人来车往、马叫人欢,一座座燃烧着熊熊烈火的炼铁炉,不停地向外流淌着火红的铁水。

    “现在这里每天可以生产多少斤铁?”

    钱昱手指着炼铁炉问这里的官吏。

    “启禀皇上,蓟州所有的炼铁炉一日可以生产出铁料10万斤。”

    官吏回答的时候言语中充满了骄傲。

    日产铁料10万斤,放在从前这是一个多么不敢想象的数字。

    那个时候,家里面可是连一口铁锅都没有的,现在你再看看,源源不断的铁料从这里生产出来,又被加工成了各种各样的铁制品。

    本来以为自己的话能够得到钱昱的大力夸奖,可是,这个官吏从钱昱没有笑容的脸上,明显的感到了他的希望要破灭了。

    “日产10万斤,这个数字太少了,根本就不可能满足市场上的需要,必须要想办法提高产量。”

    钱昱似乎是在鞭策这个官吏,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不知皇上你想要日产铁料多少?”

    官吏小心翼翼的问出了心里面的问题。

    “最少也应该达到百万斤,没有这个产量,接下来好多事情都会受到影响。”

    钱昱说罢抬头望着蓝天、白云。

    “日产百万斤?皇上,这个臣真的是做不到,还望皇上能够明察秋毫,放臣一条生路啊!”

    官吏一边说一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你这是干什么?我什么时候要你的命了?赶紧起来,百万斤仅仅是一个基本要求。”

    钱昱的话不仅没有给这个官吏宽心,更是把他吓的不轻。

    好吗?百万斤仅仅是一个基本要求,那后面岂不是比百万斤更要高。

    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吏,钱昱觉得有些无语,他明白这其实就是一个认识的问题。

    官吏没有经历过钢铁洪流的洗礼,他当然不清楚钱昱说日产百万斤这句话,为什么是一个基本要求。

    钱昱与他们不一样,他明白要是不能够解决钢铁的产量问题,工业化可以说就有可能半途而废。

    事实胜于雄辩,钱昱没有与这个官吏在此地啰嗦,他直接就抬腿走人了。

    回到幽州城的钱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书房里面,根据记忆他弄出了后世高炉炼铁的一套流程图。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法是从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成的。

    尽管还有其他很多新的炼铁法,但是,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所以,这种生产方法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

    钱昱记得早期高炉是使用木炭或煤作为燃料的,18世纪改用为焦炭,19世纪中叶又将冷风改成了热风。

    在20世纪初高炉使用煤气内燃机式和蒸汽涡轮式鼓风机后,高炉炼铁得到迅速发展。美国的大型高炉日产生铁量达450吨,就是在20世纪初那个时候,焦比1000公斤吨生铁左右。

    70年代初,日本建成4197立方米高炉,日产生铁超过1万吨,燃料比低于500公斤吨生铁。

    钱昱还记得1890年开始筹建的汉阳铁厂,248立方米的1号高炉投产后,日产铁铁料仅仅是100吨也就是20万斤。

    钱昱此次设计的炼铁高炉是500立方米,一天的出铁量可以轻轻松松地突破百万斤大关。

    为了确保500立方米炼铁高炉能够成功,同时也是为了积累经验,钱昱没有盲目的把炼铁高炉遍地开花。

    他慎重考虑的目的就是不想浪费物力财力,当500立方米炼铁高炉开始动工建设时,一座炼制焦炭的土焦炉也破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