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候,有谁还敢再言?崇祯连问三遍,竟是无人答话。
“越是没人说话的时候,说话未必就能犯上怒。”暗想着,薛国观眼珠一转,上前道“启禀皇上,臣觉得给陈弘绪入狱的处罚太重,应该酌情减轻。”
薛国观所料没错,其实,崇祯这个时候是希望有人说话的,他正好借机批驳一番,所以,他“哦”了一声,道“且说来听听。”
薛国观暗喜,忙把刘宇亮如何去晋州避敌,又如何遭拒,陈弘绪又如何激军民以大义誓死守城,刘宇亮至天津又跟刘光祚逗遛状的事一一说了。
薛国观又如何知道的呢?自然是其安排在刘宇亮那里的奸细所报。薛国观自然也不会关心陈弘绪的死活,不过是要取刘宇亮而代之。
朝臣们不知,不由大为诧异“难道他竟是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嗯,无论怎样,他毕竟仗义执言了。”想着,纷纷跟着附和。
崇祯更不知,见状,沉思着道“晋州在京师外围, 此守城之捷鼓舞了我军士气,亦使清兵受挫。若守城者都似陈弘绪这样,清兵必无可奈何,大明江山又何患有失?
既如此,朕决定,陈弘绪免罪降二级调外用。刘宇亮不任事,徒扰民,罢首辅,改由薛国观代之,令其戴罪立功。”
薛国观待要上前谢恩,杨嗣昌已抢先道“启禀皇上,臣在此次事变中责任不小,皇上却让臣落职带冠视事,处分太轻,臣请引咎辞职。”
崇祯一愣,感慨道“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
杨嗣昌心里有了底,忙又道“杨廷麟不该仅仅免职,该当入狱。这个人,一向口无遮拦,欺君罔上,最近其密友黄道周又入狱,应该与之不无关联。”
崇祯道“好,就依爱卿之言。”说完,见朝臣们纷纷不平,争抢着要说话,懒得再跟他们扯皮,忙又道“这事就这样定了,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