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民国安东悬案录 > 第四百五十七章 现场的迷相

第四百五十七章 现场的迷相(1/2)

    周四说:“事情发生在春天,所以附近的草木并不是那么茂盛,想要躲起来那么多人几乎是不可能,而且他们还需要把车队的货物全都运走,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两个车队碰面,然后才能发生激烈的打斗。”

    周全点了点头道:“即便是这样,他们行动之前,也一定是经过了极其细腻的策划,才会保证他们在碰面的时候,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周全围着现场转了圈,确实没有什么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等他绕过路边的一排大树之后发现,那些大树上似乎都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他走进了一瞧,都是些磕磕碰碰出来的旧伤,有的树木受伤的缝隙里都已经出现了几轮的新芽,完全可以看得出来,那些新芽都是经过了数年的成长,有的已经变成了树枝。

    周全问了声:“四叔,你来看看这些树皮上的伤口,是什么兵器弄出来的?”

    周四贴近看了眼,顺手将缝隙里的新芽掰断了几根。

    “应该是刀,但是这刀砍上了树,基本上也该卷了。”

    “刀面很薄?”

    “差不多,反正是经不起长时间砍杀。”

    周全端着下巴,脑海里闪过很多种的刀型,之前他在图书馆里的时候,因为纹刀五的事儿,也研究过不少的民间用刀,甚至是菜刀都已经研究的很透彻。

    他直接问道周四:“是不是唐刀?”

    周四比划了一下点了点头。

    周全心中咯噔一下,看来这里边的事儿还不小呢。

    这时候,聂晓婉跟唐杰两个人跑了回来。

    看到两个人很沮丧的样子,周全就知道他们一定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聂晓婉说:“方圆五里之内,并没有人家,只有几个上了锁的山洞,大概是哪个商家的仓库,可看样子那里也已经废弃很久了。”

    “那就是说这条路只不过是个通道,在这里没有任何人烟,看来选择这里下手的人一定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的熟悉,那就说明盐商的车队是被镇上的人或者是了解这里的人收拾了。”

    周全正打算在现场再看看,但看来看去,除了树上的刀痕,能够证明这里当年确实发生过打斗,再其他的任何线索都找不到了。

    唐杰说道:“其实我还有个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了唐杰。

    她说:“那么多的盐,弄走了不拿出来卖,如果不吃的话,早晚会扔掉,难道他们就甘心扔掉?”

    “你是想从市场上调查盐的销售渠道?”

    唐杰点头。

    “可是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谁还会记得那些盐销到哪去了,再说了现在的盐几乎都是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又能去哪找?”

    唐杰说:“那如果找到当日受害的盐商呢?”

    周全摇头道:“如果能够找到的话,那咱们可能会节省很大的时间,但几乎是不太可能。”

    正在众人发愁的时候,远处跑来了几个人。

    周全看到是潘峰跟大刚二刚。

    潘峰见到周全说:“我们今天在镇里的集市上调查了一圈,湾水镇用的盐大多是关内进来的岩盐,而我们从奉天弄来的资料显示,上回盐商被劫的盐是来自旅顺的海盐。”

    “哦?”周全听到这个,心中还是有点兴奋。

    盐有了区分,那就给了他们一个判断的准则,这就会好办许多了。

    周全说:“那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消息的?”

    “也是奉天警署的人下了好大的力气,从当年发货的目的地一点点筛选出来的,最适合这里的那批货,就是海盐。”

    “能找到是谁订的货么?”

    潘峰摇头道:“当时盐贩子只记录了发往什么地方,毕竟钱都已经收了,所以东西的多少,损耗等等跟他们就毫无关系了。”

    “奸商。”

    周全继续在大路上慢慢悠悠的走,他一直想要在现场找到有用的线索,但令他遗憾的是,整整大半天的时间,居然什么都没有找到,除了那些个树木上的伤痕。

    晚上回到大院,谢探长主动跑来找周全。

    他的出现,还让潘峰等人惊得够呛。

    周全不说话,跟着谢探长就出了院子。

    “周先生,今天胭脂巷里来了两个好角,咱们去抢个头彩。”

    周全虽然不想去,但为了跟谢探长打成一片,把自己跟他说的目的坐实,让他相信,有机会通过他的嘴告诉马家,那他的计划就成功一半了。

    胭脂巷,虽然没有城里酒楼那样的花花绿绿,但却比城里的酒楼显得安静的多。

    在里边唱曲的姑娘,不用废多大力气,就能让在场人全都听见那美妙的歌声。

    谢探长真是这里的常客,老妈子见到他就好像是亲人一般,连哄带搀的主动将他推到了第一排的正中间。

    “谢探长,这位是?”

    “我哥们,你们可得给我伺候好了,今晚上的财神爷可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