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泰嘴里说道:“此次大军主动出击,全赖陛下天恩,将士用命;微臣不敢贪寸功”。
“大将军过谦了,据说这次破袭哈斯里,乃是令郎十一带领士卒所为;今日十一可曾前来呀,让寡人看看”。
乾十一嘴巴一瘪,身子朝外走了几步,对着李瑞行了大礼呼了万岁;李瑞身居高堂龙位之上,见着下方乾十一一袭绿袍,面容俊俏眼眸如电,身子挺拔,立于那犹如鹤立鸡群,果真是一表人才。
李瑞嘴里喝道:“好、好;果然虎父无犬子;十一少年英雄,真乃我大唐儿郎之楷模”。
他向着近前处的太子说道:“十一以后在京城,你要多和他亲近亲近”。
他这话出口,朝上众人心中都所有思;乾十一心里不悦道:“虽是唐律如此,但也不用再朝堂上如此强调一番把”。
太子李楷文自然点头称:“是”。
皇帝李瑞右手晃了晃,那一旁的太监手持托盘站出,嘴里喊道:“皇上有旨,诸位大人跪下接旨”。
乌压压的跪下一片,百官跪聆圣旨;那太监读道:“镇西将军乾泰,多年来镇守边疆,劳苦功高,朕心甚慰,加封亲王爵,号雍王”。
这圣旨一出,朝堂之上低语之声顿起;乾泰本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在西北四州之地成王作祖乃是真的无冕之王;如今陛下亲封他为亲王爵,那可是大唐立国至今第一位异姓王。
他的一品镇西将军加上柱国衔,本就是开国第一人了;如今更是加封亲王爵位,如此显赫,陛下难道就不怕他日后拥兵自重和朝廷分庭抗礼吗?
圣旨还未念完,借着便又是一道封爵旨意;其圣旨所说乃是乾泰之子乾十一于岳州城内收缴水匪,为朝廷肃清岳州匪患;率兵千里入境北邙攻破北邙重镇哈斯里,打破北邙军队诛杀北邙国师弟子焉耆隆丹,扬我大唐国威;特封乾十一为五品男爵;北邙军中其余将领各有封赏。
皇上赏赐西北边军黄金万两,美酒千坛,锦缎千匹,以犒劳边军将士。
乾泰和乾十一嘴里道谢圣恩领了圣旨,百官方才起身继续朝会;只是接下来的朝会商议的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和西北四州有关,所以乾泰父子俩并无什么发言。
百官心里还在想着乾泰封王其子封爵的事情;今日便是那左相都没有站出来反对,可想而知皇帝李瑞和左右相早就商议过此事了。
如今乾泰异姓称王,其地位已经可和汉王比肩;李瑞此举,何尝不是因为要平衡汉王所设。
当今朝中能牵制汉王的仅为乾泰一人了;此人自先皇至今,镇守西域诸地,手里能征善战的将领极多;李瑞不是没有想过要削减其兵权,可是乾泰经营数十年,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被瓦解的?
所以他认王朗的女儿为义女归于后宫扶养;还早早的就将她许配给了乾泰之子乾十一。
乾泰若是忠心无二,那么其独子乾十一必然要入京城;乾泰百年之后,边军无首,那时候自然是收回边军兵权最好之时。
但眼下汉王一方势力再起,就连自家老祖都觉的汉王一脉有四十二年真主命格,他李瑞岂能放任此事不管?
先是驳斥了所谓方士之言不可信也,直接否了自家老祖李尘;后将乾泰封为亲王爵和汉王相抗衡。
乾十一被他束缚在了京城之中,西北边军的兵权以后照样能被收回来;李瑞所举,既无奈也是逼不得已。
往年旧事乾泰和李瑞心中都有所芥蒂,乾泰此番来京,明面上是给儿子举办婚礼,暗中只怕已经对于当年之事,有所眉目了。
他是来要说法的。
加封亲王爵位是李瑞给他的说法,他若是能安然无事,那么两家便也相安无事。
早朝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散朝;但是乾泰和乾十一却被叫到了后面宣政殿,同行的还有左右相以及太子和六部尚书等人。
这宣政殿中,李瑞赐了坐,说道:“大家随意一点儿,叫大家来也只是聊一些家常”。
他看着十一,笑道:“你和晨阳的婚事虽然早定,但是这日子还没有具体落实;这次礼部的人也在,让司天监的人拿个日子出来;太常寺的和你们一起将这次婚礼事情操办妥当”。
李瑞对着王朗和乾泰两人说道:“二位爱卿,如此安排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两人起身谢了皇恩,有礼部和太常寺操持自然是不会有不妥之处;李瑞对着大将军乾泰说道:“晨阳虽是我义女,但是也好歹是公主;爱卿这相关的礼节,我们还是不能少的;不能委屈了晨阳”。
乾泰点头道:“这是自然,民间嫁女还需三书六聘;晨阳和十一的婚事自然也不能少了”。
“爱卿有此心自然是最好了”。
乾十一在这宣政殿内好觉无聊,皇帝看了后,便直接说道:“楷文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