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投进球之后的科比,同样是不讲道理的。
“把球投进篮筐里很难吗?小子,我很期待在三分远投大会见到你!”
科比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从其他何力擅长的领域,对何力发起挑战了。
不过很快,何力让科比认识到了,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
此前世锦赛的比赛,让何力更多认识到了他远投天勾的威力。
而何力自己也明白,在上赛季过多依靠三分得分的情况下,接下来这个赛季如果不稍微改变一些打法,掌握更多进攻手段的话,他也是有可能会被某些球队、球员限制住的。
好在何力进攻手段还算丰富,像今天这场比赛,湖人在第一节,就是先让休赛期进一步增重的科比来单防他。
这样,何力进攻空间和进攻出手选择,也是比较舒服的。
毕竟同样增重的何力,并不是打不动科比,只不过需要花费不少力气罢了。
如果是常规赛,季后赛,何力不会用蛮力这么打,而会选择把球传导出去,或者开“徐晃”过掉科比。
但在季前赛,何力必须要这么做。
何力只要最简单的,从三分线外背打科比,进入长两分的返回,在最适合远投天勾出手的,且拥有投篮热点或者投篮热区的地方出手。
“何力面对科比的防守,天勾打进,轻松写意,真不愧是fvp啊!”
“毫无疑问,增重后的何力,进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如果下赛季没有人能够限制何力,那么或许只有伤病能限制何力。”
“何力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投篮其实并不难,只要把球投出去,它就能进!”
在现场解说和观众看来,增重后的何力,投篮更加稳定,更加精准了。
只有何力自己清楚,这是投篮热区带来的好处。
稍微提一下,上赛季夺冠且获得fvp之后,何力已经完成了所有主线任务。
何力获得了荣誉点兑换投篮热点的功能,同样具备了投篮热区合成功能。
在投篮热区合成功能开放后,每3个投篮热点可合成一个33平方米投篮热区。
投篮热点只有11平方米的投篮区域,而投篮热区的面积是投篮热点的9倍。
3个投篮热点的代价兑换的投篮热区,是足足3倍的收益。
一定程度上讲,何力光靠投篮热点兑换投篮热区的收益,新赛季就获得了不少增强。
而实战当中,何力背打到投篮热区的范围内,因为热区足够大,何力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出手,而不是在投篮热点狭窄的区域内,着急出手。
实际上,荣誉点兑换投篮热点,投篮热点兑换投篮热区带来的收益还不止于此。
如果何力实在被包夹的受不了,何力甚至可以打无球,全范围内跑动,无定点出手。
投篮热点和投篮热区带来的投篮稳定性和投篮命中率加成,可以让何力的命中率依旧保持在一个相当不错的程度。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何力肯定是继续持球打法。
雄鹿队内本身也具备了何力被包夹还能继续打持球的条件,雷阿伦的无球能力本身就是顶尖的。
大狗、卡塞尔、里德的投射能力也是顶尖的。
他们不但可以帮何力拉开空间,还能消化何力传出去的球,高效转化为球队所需的得分,以及何力需要的助攻数据。
不过,话又说回来,投篮热区收益高,但投篮热点灵活性更大。
何力目前荣誉点不够,荣誉点兑换的投篮热点有限。
而何力为了更不容易被对手研究透,掌握大数据上的投篮热区,何力会通过不断移动投篮热点,让他变得更加“全能”。
如果何力将手中细碎、零散的投篮热点都兑换成投篮热区,何力的强大就很容易被研究透,而缺乏灵活性。
所以,目前何力是投篮热点和投篮热区共用。
如果当某一天,何力的投篮热区已经布满一个半场,那么何力或许会增加半场三分,后场三分的出手次数。
到时候,绿间的全场范围射球,可能不止存在二次元世界里了。
言归正传,雄鹿按照惯例,基本上半场时间就拿下了湖人。
但是,经过这场比赛,湖人的收获或许比雄鹿更大。
第二节开始,湖人就调整防守方式,选择让加内特单防何力。
一开始加内特单防何力的效果也一般,可随后,又是科比单防何力,不过加内特在科比身后协防。
何力的天勾能够欺负科比,但加内特凭借身高臂展优势,却又不小的几率补防封盖。
而何力打到中距离,施展铁血大中投的话,加内特或许速度慢了点,补防不及时。
可是科比却有可能靠着身体对抗,侵略性防守,单防下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