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品太医 > 1、第一章

1、第一章(2/3)

一人在内左支右绌,活像热锅上的蚂蚁,简直不知该守着那个好。眼见何青亭带人进来,憋了许久的一口气终于松了。

    “快看看朕的皇儿和爱妃!”

    五皇子今年才四岁多不到五岁,一张小脸儿烧得泛红,嘴巴苍白干裂,瘦削的身子小小一团,看上去十分可怜。

    伺候的奶娘、宫女、太监跪了一地,强忍着害怕道:“奴婢们已经按照之前太医署给的法子,用温水替五殿下擦身子降温,可方才五殿下还是吐了两回。”

    跟着伺候了这些年,自然有几分真情。再者若五皇子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哪怕隆源帝平日再如何仁慈,他们这些奴才也不会有好下场。

    说到这里,众人又急又怕,已是泪流满面。

    五皇子年幼嗜睡,又刚折腾了一回,此时只在半梦半醒间咳嗽,呼吸间隐约有呼噜噜的痰音,他眉头紧蹙,显然极不舒坦。

    何青亭试了试他的额头、脸颊和脖子,将袖子挽了挽,开始把脉。

    洪文跟着何青亭进来,一眼就相中了窗边小桌,自己吭哧吭哧过去把桌椅扛到五皇子床头,并排着摆开两摞雪白的纸,小心地用镇纸压平,又挽起袖子开始磨墨。

    有机灵的小太监赶紧上前,“这样的小事何须劳烦大人?”

    对刚入太医署不足两日的洪文来说,“大人”这个称呼委实有些陌生,不过老爷子说过的,树挪死人挪活,既然换了地儿,总归要慢慢适应的。

    洪文点了点头,客客气气道:“劳烦多磨些墨。”

    明亮的烛光落在脸上,将他挺拔五官间的阴影都抚平了,看上去越发稚气。那小太监不由有些愣神,心道这位小大人瞧着年纪可真不算大呀。

    一旁正在诊脉的何青亭往这边扫了眼,洪文

    会意的点了点头,待对方刚一出声,竟就双手执笔往砚台里蘸饱了墨汁,屏息凝神两手齐书。

    “三月初六寅时一刻,臣何青亭请得五皇子脉息浮而滑,且脉浮而不紧……”

    两页雪白的纸上落下漆黑的字,同样的笔走龙蛇,竟瞧不出半点分别!

    帮忙研磨的小太监都看傻了。

    原来世上真有人左右善书呀!

    外间正给文妃闻药醒神的何元桥听了,忍不住透过博古架往这边瞄了眼,心头大石瞬间落地。

    原来这小子没扯谎,双手齐书……可不就是写字很快么!

    何青亭一边把脉一边询问五皇子的情况,期间后者又干呕了一回,吐出几口黄水,小脸儿上硬是憋出来几滴汗。

    昏昏沉沉之中,他隐约看到床边的隆源帝,皱起鼻子抽噎几声,“父皇,难受。”

    “乖,父皇在呢。”隆源帝摸了摸他红中微微泛着蜡黄的小脸儿,心疼不已,“何爱卿,如何?”

    何青亭起身道:“如今阳春三月阴晴冷暖不定,风寒束表,人体内的正气与邪气相争,恰如两军交战。若体力强健者自然无妨,只是五殿下素来体弱气虚,卫阳郁遏,自然难以抵挡……

    风寒而已,不算大病,陛下无需担心太过,待臣开几剂参苏饮服下调理即可,只是要难受几日。”

    参苏饮有扶正解表之效,既能治病,又可扶本固阳,最适用于五皇子这种先天正气不足又外感风邪的情况。

    可怜隆源帝已过而立之年却膝下荒凉,实在担不起再折损一子的风险,听了这话才算松了口气,又附身安慰五皇子道:“吃了药就好啦。”

    他虽是一位君王,但性情温和宽厚,对外是明君,对内也实在算得慈父。

    一听这话,五皇子便拧起两道小眉头哼哼,“苦。”

    他从小就吃药,对那些黄汤子的酸涩苦辣印象深刻,抗拒之情更甚于生病。

    知道没有大碍,隆源帝也乐得哄他,当即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头,“乖,父皇叫人给你多多的上蜜煎,回头好了,父皇还要教你作诗哩。”

    他自幼博览群书,一言不合就要写诗的,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后代文采斐然。

    皇恩浩荡,奈何五皇子不领情,当即把嘴巴一瘪,隐

    约带了哭腔,“不要作诗,不要作诗……”

    “好好好,不作诗……”隆源帝也不恼,瞧着脾气竟要比寻常官宦人家的父亲还和气些。

    那边何青亭略一斟酌,拟用陈皮、枳壳、桔梗、炙甘草等诸多药物酌情加减,又叫洪文将药方拿来核对。

    他见两张药方一字不漏一字不错,下半截皆是墨迹未干,显然同时书就,眉宇舒展微微颔首,这才叫人去照方抓药。

    那头文妃悠悠转醒,在宫女的搀扶下踉跄而来,诚恳地向何青亭求教幼儿保养之法。

    何青亭瞅了隆源帝一眼,直言不讳道:“殿下如此,先天体弱是其一,陛下溺爱是其二。”

    隆源帝的眉心跳了跳,嘴硬道:“朕何曾溺爱!”

    何青亭也不做声,就耷拉着眼皮瞅他。

    隆源帝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才要分辨却听五皇子咯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