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尸解图 > 第26章 星轨变,长安乱

第26章 星轨变,长安乱(1/2)

    是的。王溪亭毫不迟疑地答道。在此案发生之初我便觉得案情有些相熟,却不记得来自何处,我找遍了书架,却在最后近乎就要放弃之时,才在书架的最底端看到了这本书。而巧妙的是,我当年的玉兰书签,恰恰就夹在这一页。

    有这么巧的事?吕珂看着那些泛黄的纸页有些愣出了神。

    没错,我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可事情就是如此。

    说起这件事,我记得先前在哪里也看到过这个记载,但是只是扫过了一遍。吕珂双手手指慢慢交叉握紧,低头深思道。

    你也看到过?王溪亭很惊讶,她没想到这本记录在将要绝迹的书本里的东西,居然还有人记得。当年,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下圣旨辟谣,并命令长安城所有街区的大门全部打开,以此行动来告诉百姓们,这个所谓的枨鬼并不是真的。此事惊扰了长安城一个多月,人们恐惧非常,纷纷拿武器防身。

    如今,大宋西京再次上演妖鬼之谈,都言有妖如帽,深夜入户,能变大狼状,微能伤人,众人惊恐,群起而御之······吕珂淡淡地说道。

    间隔一段纷乱的岁月,为何相似之事再次发生?王溪亭不解道,唐朝据此已经隔了五代十国,纷乱无定的年代都已经过去,间隔如此之久的时间,这之间究竟有何联系?

    不过,我对此事的印象不止于此。吕珂慢慢抬起头,紧紧地盯着书上仅有的那么几行文字,他压低声音,慢慢说道,这件事恰巧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什么时期?王溪亭急迫的等着他说。

    自汉代以来,历经唐朝的繁荣衰败,五代十国的战乱不断,直至如今,人们都信奉‘天人感应’,总是将各种现象联系到国家的命运。若是好景象,则代表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可若是出现什么灾异现象,人们就会为国运担忧。之所以这些灾异、妖异现象是人们最为恐惧的,是因为不论是坊间百姓,还是朝上君臣,众人都普遍认同,灾异、妖异等奇特景象总是会代表着国家的衰落,并与决策者的决定关系紧密。

    于是,星象、气候、地理变化、以及一些鬼魅的出现,都成了对人们的一种警示。若是哪朝哪代的哪个方位发生了什么灾异,就是统治者的决策有误。这个时候,众人都会将目光锁定在统治者的行为上,而统治者自身也会反省,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哪些决策不符合众愿,或者是哪些行为违背了礼制。

    历朝历代的钦天监,就是专门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机构。他们自然会通过观测星轨之变来推算可能出现的灾害或者妖异事件。灾害事件如大风拔木、地龙翻身,妖异事件如天狗食月、彗星移轨等等,当然,还包括当年的枨鬼和如今的帽妖。

    噢。王溪亭不自觉的恍然应道。

    吕珂慢慢地讲了很久,他只端坐在桌旁,手指因为思考一直在不停地相互转动。王溪亭则双手托腮,就跟听书一般,静静地听着吕珂脑子中的这些新奇事。对于这个严肃状态的吕珂,她也很出乎意料,她只记得吕珂平日里幽默不羁,却没想到他不苟言笑的样子竟如此认真,她甚至再次觉得,眼前的这个人,是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看着我做什么?吕珂察觉到自己被一双眼睛注视着,抬眼正好看到紧紧盯着他的王溪亭。

    你可真是一个奇怪的人。王溪亭看着她,面容上惊奇之色未减,你真的是我那个整天嬉皮笑脸的朋友吕珂?

    如假包换。吕珂拍拍胸膛正色道。

    那你也太不地道了吧!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好朋友,你都不把你的真面目展露出来,居然还藏着一手!王溪亭愤愤道。

    我一直这样啊,是你这个做朋友的不够了解我。吕珂摆摆手,一副与自己无关的样子。

    是吗······王溪亭没有底气地回道,她迟疑了一会,突然想起刚刚的谈论,急着催促道,哎,算了,先不管这些了,快接着说下去,别跑题。

    要说什么?

    枨鬼出现的那个特殊时期。王溪亭坚定地快速说道。

    好好听着啊,我可要开始了。吕珂清了清嗓子,秒变严肃脸,接着讲了下去,枨鬼出现在七月,而将这个时期再往前推一个月,刚好是太宗皇帝下令立储之时。你可知当初所立太子为谁?吕珂突然停住,转身看向王溪亭。

    太宗皇帝在立储之事上似乎很多曲折,他很早就立长子中山王承乾为太子,那时皇子才八岁;后来,太宗皇帝又欲立魏王泰为太子,却遭群臣反对;之后,他又变了心思,同时在长孙无忌的谏言之中确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再后来他又动摇,要立魏王恪;最后,还是经长孙无忌建议守住了李治的太子之位。

    不错,对前朝历史了解还可以。吕珂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弧度,转而又继续说道,正如你所言,最后所立之人为晋王李治,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