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古代群穿生活 > 第128章 第128章

第128章 第128章(5/6)

嫂显然是不信的,她觉得三郎好歹是读书人,黄氏呢?大字不识一个。

    赵桂枝顿时乐了:“不识字就学呗,这有啥难的。”

    “你说得轻巧,读书识字哪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不说二郎,就说三郎好了,下了多少苦功夫才学会认字写字的?”

    听到这话,赵桂枝更乐了:“能有多不容易啊!就只认字写字,多简单呢!我又没指望他们写文章考秀才的。就不说别的,我和幼娘不都是认识字的?幼娘还会拨算盘做账本呢,就最简单的珠算,她学了两个月就差不多出师了。毛笔字写得确实挺丑的,但她炭笔用得很好啊!”

    大堂嫂听得一愣一愣:“啥?你和幼娘都会认字写字了?”

    “是啊,回头我找个认识字的管事娘子,让她教教三郎媳妇不就得了?多大点儿事情呢!”

    赵桂枝确实不认为这是什么艰难的事情。

    简单的扫盲班而已,这都扯不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知道,义务教育里有多少种课程啊,还要顾忌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

    撇开那些副科不提,单说语文和数学好了,六年下来也没太多的内容啊!

    像幼娘,启蒙的时候就已经有十岁了,她的接受能力和专注力要比虎头强上太多太多了。最初的村学打了点儿基础,后来在赵府又经过了大半年的加急培训。现如今,幼娘的文化水平差不多就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标准了,常用字基本上都是认全了的,就算真的碰到不认识的字,到时候再问呗。

    赵桂枝她上辈子念完了大学,偶尔还是会碰上不认识的字,多正常呢!

    当然,入门还是简单的,深入学习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可这年头姑娘家又不可能去考科举的,能读能写能算账,回头把买卖做起来,谁还不是女强人了?

    大堂嫂目瞪口呆。

    就连碍于长辈身份不好意思直接凑过来的江大伯娘都跟着傻眼了:“你们是这么打算的?三弟妹,你也不管?”

    江母心说我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呢!

    有这个工夫,不说好好照顾虎脑了,就算她再闲一点儿,去收拾虎头多好呢!

    “这不挺好的?大嫂,人家府城里就是这样的,又不是咱们乡下地头。”作为村里仅有的几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江母努力的表现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心里有数的。”

    江大伯娘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二郎媳妇儿和三郎媳妇儿就不说了,她俩都已经嫁人了,男人同意也没啥。可幼娘呢?她年纪轻不懂事,你这个当娘的不为她考虑考虑?”

    正检查虎脑有没有拉了的江母随口答道:“我觉得我挺为她考虑的。”

    “我就问你,你打算以后让幼娘嫁给谁?谁家能接着这样的媳妇儿啊?”

    “这个我不考虑。”江母一脸嫌弃的两手托在虎脑的咯吱窝底下,小心翼翼的给他拎到一旁换屎尿布。

    江大伯娘急了:“你不考虑谁考虑?二郎媳妇你说呢?”

    二郎媳妇啊!赵桂枝默默的把茶盏和瓜子碟推得远了点儿,心说屎娃子的威力可真不小。

    听得大伯娘的话,她更是一脸的无所谓:“没事儿,我奶会帮着相看的。”

    “谁?你奶?你娘家奶奶啊?”

    “对的。乡下地头既然那么讲究,咱们就不找呗。府城那头的人不讲究这个,赵家是做买卖的,更是放得开。所以,回头给幼娘说一个在府城做买卖的商户人家不就好了?多大点儿事情呢!”

    大房婆媳:……

    道理是有的,但这话听起来怎么就那么奇怪呢?

    可惜,她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凡尔赛。

    担心幼娘总往府城跑,不好在乡下地头寻亲事了,那就干脆不寻了,咱们去府城就近找一个不就好了?就算爹娘和大哥大嫂不在身边,这不是还有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吗?不妨事儿!

    大概是赵桂枝后头那话太过于刺激人了,大房的婆媳直接宣告战略性撤退,直到次日他们出发往孝义镇去了,才在送行的人群里看到迷茫脸的几人。

    还是老样子,先在孝义镇集合,然后再换成舒适的长途马车离开镇子。

    就是吧,舒适型的马车一共只有两辆,而同行的人却增加了不少。

    来的时候只有五人,赵桂枝、江二郎、江幼娘以及二傻和傻媳妇儿。可走的时候,来时的人都要回去,还多了三郎和黄氏、周生生和钱货郎。

    那怎么办呢?

    “女的一辆车,男的一辆车,不就结了?”周生生飞快的就给分配好了。

    长途马车本身就比一般的厢式马车更大,坐五个女孩子也没问题。正好,还能在路上聊天解闷,甚至尤菜花还准备了一些便于携带的小型桌游。

    至于男的那边,是江家两兄弟以及钱货郎、石二苟。

    二郎是最没所谓的那个人,相反他还挺高兴的表示:“这也不错,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我给三郎补补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