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习俗,小年这天晚上是要祭灶神的。
老金原本以为秦少均会赶在这天回到青峪镇祖宅去,没想到这位大少爷完全不把这事当回事,一直就留在了这借水镇上。
这,这祭灶的事怎么能让女人做了?老金一面准备着祭祀的东西,一面唠唠叨叨。
你在念叨个啥?金嫂发觉自己的耳根子没法清静,大少爷让你准备个东西,你还抱怨啊?
你知道个什么。老金没好气地瞪了金嫂一眼,这祭灶的事怎么能让女人做了?
这不是大少爷和二少爷要在这边祭灶嘛,大少爷和二少爷什么时候成女人了?金嫂被弄得糊里糊涂的,难道府里又发生些什么不该发生的?
你在说个啥子!老金被金嫂这歪到十万八千里外的想法给气到了,气得说话的腔调都变了,我说的是青峪镇那边的祖宅!
喔喔喔,你说的那边啊。金嫂一听明白了,也回给了老金一个白眼,关你什么事,这是大少爷的意思。大少奶奶是当家少奶奶怎么就祭不得灶神了?依我看啊,这灶神爷每天见的女人比男人多,没准还更待见女人一些。平时不见你们去灶头上恭敬恭敬,每年出风头的时候就出来了,他老人家说不定还不高兴了。
你你你,胡说!老金更气了,手指头都有点抖。
都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了,金嫂才不怕他,有本事你跟大少爷说去!要不然就别瞎嚷嚷,府里的事都够多了,你还想给大少爷添乱不成?
一听到府里的事,老金瞬间就如同被扎了个洞的皮球泄了气,长长一叹,唉~~!这都是些什么事啊。怎么都出在府里了!老爷和大少爷待人都不错的。
是啊,大少奶奶对下人还算公正,二少奶奶是个省事的,林姑娘也从不找我们麻烦。说起来,就算是祖上失了德,这小辈遭罪也遭够了吧。韵兰小姐小小年纪就没了,瑞泠姑娘和她的孩子也没了。老头子,你说,这翻过年,这事会不会能消停了呀?
谁知道啊?那些鬼鬼怪怪的心思又我们人又怎么知道。哎呀,要是仙姑在就好了。
谁说不是。
两人正感慨着林三姑不在,屋外小香就叫了门。
金嫂在吗?
正说着仙姑了,仙姑侄女屋里的人就来了,老金和金嫂心中不由打了一下小鼓,有些人真是不能背后念叨啊。
小香啊,什么事?金嫂推门走了出来,外头冷,屋里说吧。
不用了,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问问上次姑娘让修补的那个哥窑瓶修补好了没?小香虽然穿着林玉竹的貂皮披风,还是冷得搓了搓手。
这事啊?金嫂扭头冲屋里喊了一嗓子,老头子那瓶子补好了没?
老金在里头大声回答道:早修补好了,我一时忙着大少爷的事,给忘了。小香你等等,我给你找找啊。回头麻烦替我在林姑娘面前陪个不是。
金爷不用急,慢慢找。也这是姑娘一时想起了才让我来的。要不她自个儿还给忘得不知哪里去了。小香笑着道。
林姑娘怎么又想起用这个了?金嫂替小香掸了掸披风上的落雪,让你这大冷天的跑这一趟。
二少奶奶看到总算下雪了心里高兴,想要拉姑娘去园子里去,去,那个叫,叫踏雪寻梅。就是去看梅花。还想要折上两枝回来插瓶里。姑娘就想起这瓶子了,让我先来取了,看完梅花也可以折上两枝放屋里。
金嫂笑了,林姑娘那屋里的水仙花还不够香啊?还得放两枝梅花薰薰?
女孩子都喜欢花嘛。小香笑得有点腼腆,自己也喜欢花团锦簇的。
找到了,找到了。老金抱着一个一尺多高的粉青色哥窑瓶出来,那修补的匠人说,这是好东西,他手艺差,到底是留下了补过的痕迹,好可惜的。说是应该送到京城去找高手。
没事,姑娘说这东西原本就是缺的,她补它只不过因为是仙姑留下的念想。稍微能遮掩得过去就行了。自己用,不怕的。
听了小香这番说辞,老金才真正放下心来,把瓶子递给了小香,那你可拿好了。
哎!小香干干脆脆地应道,接过了瓶子,小心地抱在怀里,姑娘还等着了,我就不久留了。金嫂,回头我给你做两个荷包。又眨眨眼,里面放二少奶奶送给姑娘用的香料。
金嫂一听开心极了,你这闺女真是,叫我说什么好了?唉!以后有事只管开口啊!说着还拿手肘捅了捅老金,老头子,小香的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