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 第56章 大/炮(捉虫)

第56章 大/炮(捉虫)(3/4)

“是啊,三小子,你别昧着良心,当年你选这个里正,也是我们凑了银子和粮食的,这庄子里的孩子,哪个不叫你一声叔?你可想好了,你贪那么点银子,将来咱们村都饿死的时候,划得来吗?”

    里正被他们说的就心里慌。他是想升官,但也不是没良心。何况,这村里人都死光了,他的里正也没了。

    “事情也没到这种地步了,说不得明日就要下雨了呢?”

    他还是想挣扎挣扎。

    谁知道他四大爷掏出一张报纸,上面写的是禹字。

    村里的人也就他和四大爷看的懂报纸,学了禹字,所以四大爷给他看的时候,其他三个大爷都在紧紧盯着他。

    里正就叹口气。即便只有两个人能看懂,其中一个就是自己,也摒除了胡编乱造的想法,道:“没错,这报纸上是说今年怕是难下雨了,大旱已起。”

    又得到一个人的证实,不仅仅是他三个大爷,守在这里的庄子人全部都哀嚎起来。

    “这可怎么办?旱起来是要死人的。”

    “是啊,我们的粮食还没了。”

    “还打仗呢,还死人呢。”

    “不仅仅是今年,我们是要熬到明年这个时候。”

    “对啊,我们一直打仗,朝廷有粮食,就给当兵的了,我们哪里轮的到。”

    倒是没有一个人觉得报纸说的是错的。就是里正,看见那报纸的名字为禹国日报的标志后,不敢发言了。

    因为禹国日报是禹国的朝廷报纸,更何况,这条“天有大旱,各州应提前做好准备”的笔者写着皇太女折青五字。

    这两个字,是个人都知道厉害。那可是禹国皇太女亲笔而下,绝对是经过重重论证之中,才发出这段话。

    不然,哪个储君敢引起恐慌?

    里正就艰难的道:“要不,我去跟隔壁的庄子商量下,看他们种什么,你们也知道,这红薯到底不是稻谷,我们的田是要种稻谷的,要是种了红薯,不说没了本来就应该收成的稻谷,还连红薯也没了。”

    他也有自己的苦楚,“这红薯,我们也只是听过,没见过人种啊,禹人狡猾,万一留了什么后招呢?万一没了那后招,便种不出红薯呢?岂不是白白忙活,误了播种时节,便不好了。”

    这倒也是实话,于是便开始商量。

    但是等里正到隔壁庄子的时候,便见他们家的里正也唉声叹气,一问,就是抢的红薯苗不够。

    “说是红薯种子多,只要长出苗,就可以插,那苗也长的多,本是够买的,只是其他地方的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禹商那里有苗,便疯了一般的抢。”

    他给里正倒一杯水,道:“你也别琢磨了,现在都抢不到了,我们也买的不多。”

    里正这时候才知道害怕,手脚冰凉,“怎么,怎么大家一起抢起来了呢?往年不是都不种的吗?”

    另外一个里正就道:“哎,咱们楚国,不是对禹医和禹商……那啥嘛,官府说不准学禹国的东西,又隔着一个鲁国,便也没传来,可是如今鲁国不是被打下来了吗?咳,我说打下了一大半。”

    “那个新闻州的东西就一个劲的往这边送,什么红薯啊,黄豆啊,修水渠和水坝啊,简直疯了。”

    虽然说着疯了疯了,却是艳羡的口气。

    说到最后,已经十分向往了,“如今闻州到丝州以及瑶州,都忙的热火朝天,要过好日子了,咱们却还为了吃的发愁。”

    ……

    “都听我说,不要修水渠了的,但是要修水坝的,不过不在这里,在其他地方,愿意去的到这里来报名按手印。”

    邵仙元戴着安全帽,对着一群人大喊,“不要吵,谁再吵就不收谁。”

    此话一出,便是最大的震慑力。

    邵仙元便松了一口气。

    继续道:“一个个来,排着队来。”

    前几年,徐州被打下来后,邵仙元就主动到了徐州去修路。因他父亲是工部侍郎,又跟徐州的牧家人有亲戚关系,所以这些年,在徐州,他升的够快。

    不过,当升官之后,邵仙元就觉得心里十分空虚。没错,他觉得很空虚。在修路的时候,他能不断的组织人去修路,那么多的人听他的话,他在修路上也越来越厉害。

    但是坐在徐州的府衙内,他能做什么?他每天主审的案子也不多——何况这个他也不懂啊!

    于是偷偷摸摸的找牧家换官职,将他派往了正要兴建设的朝州。朝州刚修完路,朝廷又打下了闻州,好家伙,他又抑制不住自己修路的心了,便连夜到了闻州修路。

    但是这时候,朝廷发来政令,说是今年不修路了,要举全州之力,开始修建水渠和水坝。因为他好歹也算是“工地经验丰富”,所以闻州也没让他留,直接到了瑶州。

    随着政令下来的,还有一个叫做阿骨燕的小姑娘。这小姑娘如今可是被称为“摸石大师”,只要她往哪里站过去,就都能带着人找到最佳的动工之地。

    如今,修水坝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