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 第44章 休妻这两个字应该存在吗?

第44章 休妻这两个字应该存在吗?(4/6)

太女殿下可是在听的。

    他就纠结纠结再纠结,索性放弃了自己那些繁琐之语,只道:“很好——我的意思是,能在这里摆一个茶水摊,真的很好。”

    “我从燕国一路往西,经过了秦国,楚国和鲁国。带我走的镖队一路赶,走的是大道,但是仍旧会看见不少的流民正朝着禹国的方向而来,有时候流民成堆,便会抢食。即便我搭载的镖队是我们那里远近闻名的——我母亲说,那镖师队长还很有背景,这才敢托付我在他队里,但是在途中,除了流民抢食,还要注意官兵与山匪。”

    “这也不是最过分的,山匪和流民可以杀,但是遇见兵痞子为难你,你便不得不给银子了。”罗玉松道:“镖师有时候聚在一起吐槽这些事情,我也听了不少,于是便更向往禹国。”

    “因为在这里,摆茶水摊,不用担心被流民抢,不用担心被山匪抢,不用担心被官兵抢,他们就只是摆一个茶水摊,客人多的时候,就赚多一点,客人少的时候,就赚少一点。”

    他说完,自认为这是最真实的想法了,也说的差不多了,便看向宗童,谁料宗童根本没有说话,也没有打算说话的意思。

    罗玉松就忐忑的再搜肠刮肚,继续说自己的肺腑之言,“那……那茶水摊的摊主,脸上带着疲惫,是因为他天不亮就起来备东西了,他打着哈欠,却在看见客人时笑脸相迎,拿到银子后,眼睛是有光的。这是最朴素和真实的百姓生活。”

    “我来禹国这么久,发现禹国百姓跟其他国家的相比,是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去做,他们虽然疲惫,但是知道努力了就有未来,是可以过上好日子的。”

    “这里的人有活气,有烟火气,因为人活了,有了烟火,禹国便活了。”

    他最后还升华了!

    但是宗童依旧不说话,罗玉松都要哭了!

    折青实在听不下去了,叹气一声,睁开眼睛,道:“玉松啊,你休息一会,喝口茶润润嗓子。”

    待会到了禹山,还需要罗玉松开大呢。

    ……

    禹山。

    清晨,这里便聚集了很多人。

    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大人物,都是京都的百姓。

    这些人,有男有女,男人占大部分,所以女人就情不自禁的扎堆。

    这些人,年轻人居多,青年居中,老年最少。

    其中,在老年人妇人队伍里,祝家阿婆和她的媳妇,明显是最领头的。祝家阿婆是做豆腐的,是家中最能赚银子的人,她媳妇也在外面做工,对这场“姻缘破裂,是该说休弃还是和离”的论辩很是在意。

    禹山辩论,从六月里传出明年三月要开“万民全会”开始就有的固定辩论活动了。

    如今,茶馆和万民广场上每天都有人说书先生和宣传部的人告诉大家,明年三月的万民大会,是可以提出无数的议题和要求,然后让代表们集中带进会议厅,然后由朝廷做出最后的决断,该不该施行。

    所以,现在他们就要开始想了,也可以去禹山开始进行一个最初的辩论。只不过辩论题目要先交给朝廷宣传部,然后让宣传部选出呼声最高的议题在禹山办辩论。

    三个月来,他们说了很多议题,比如粮食分配,比如税收,比如律法,比如世家和庶民等等,但是从没有哪个议题,是关于女性的。

    三个月来,折青时不时就会问一问秦宽,“有关于女人和男人之间的议题吗?”

    秦宽摇头,“没有。”

    “要不要臣安排安排?”

    折青摇头,“不用——我即便带头,只要她们没有勇气,也没有用。这种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好的。”

    还需要更多的人出去说,需要真正的领头人,开始站起来。

    于是这般等,一直等到现在,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女人提出来,呼声慢慢起来的议题。

    ——休妻与和离。

    她们觉得,不应该有休妻两字的存在,要求朝廷废除休妻制,改为和离,要求嫁妆全部返还。

    折青终于笑了。

    她一大早上就迫不及待的出宫,然后下了马车,让罗玉松跟宗童去男人那边,她自己戴着纱帽,到女人这边来。

    她来时,祝家阿婆正在说休妻的问题。

    “什么是休妻?休妻之前是怎么说来着?”,她大声的道:“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嫉妒,七恶疾”

    她声音最大,周围的人都看向她。

    祝家阿婆就呸了一句,“我们别的不说,就来说第一条!第一条,我呸!”

    折青忍不住笑了,她站在一边,看着祝家阿婆,突然想起来,这是祝篱的祖母。

    她看过学子们家人的画像,倒是还记得。

    祝家阿婆这般说话,还不舒服,她搬了张小凳子,朝着周边小娘子的那边也道:“过来,过来——今天不要管大家是何身份,是富贵还是贫穷,老婆子今天先说几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