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
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如果能够将它做成铁甲战舰,那岂不是就能够横扫周围的国家。
有谁能够阻拦披着厚厚的铁甲战舰呢?
众人心头一热
这样强大的铁甲战舰,对于大唐来说就是镇国神器啊!
大家十分想了解这样的战舰是如何建造的。
但是,伊关现在还在气头上,借助李世民的话,一阵的狂喷。
不知道自己眼界浅薄,就胆敢对这天下之事发表讲解。
就像是井底之蛙一样!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徵等人,都愣在这里原地。
伊关这么生猛,直接骂上了皇帝了!
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来骂!
也只有伊关敢这么做了。
李世民捏紧了拳头,脸上气得通红:你意思是,朕是昏君?
伊关一摊手:我可没有说,是你自己承认的。
李世民气得脸都歪了:你还好意思说我?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的。
朕跟你混在一起,每天上朝的时候不知道收到了多少指责朕的奏折!大量的臣子都想要治你的罪责,都被朕压下来了!
切!伊关却是嗤之以鼻:你如果用出和我吵架的十分之一气势,去整治这些大臣,他们还敢对你逼逼赖赖?
按照你这样做,我这不就是成了昏君了么?
李世民又急又怒:朝廷内的事情复杂至极,各个官员之间怎么去平衡,如何去安排,都是一门大学问,你这一个愣头青懂什么?
就拿你这次私自调动士兵来说,换做任何一个皇帝都会砍你的脑袋。
伊关晒然一笑:我做事情只看对于大唐子民是否有益。
如果有益的话,我就放手去做了。
哪里需要考虑些什么?
如果思前想后,顾忌这,顾忌那,这不就是本末倒置了?
李世民一愣,好像伊关说得有道理啊。
很多原本简单的事情,再加上各种的权衡与算计之后,早就脱离了事物的初衷。
对于大唐有益的政令,到最后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
伊关说道这个就来气:就拿科举来说,明明是一项善政,但是真正通过科举能给为大唐的新鲜血液又有多少?
绝大多数都是那些五姓七望的人,或是江南世家的弟子。
普通的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
你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又做出了多大的调整呢?
还有这兵制之事,死板而陈旧,唯一做出的改变的,还是我提出的水师。
如果真的有突发事件出现,还要等待命令,不知道耽误了多少重要的战机了。
这样弱智的事情,数上三天三夜都数不完!
李世民吹须瞪眼:哦,这样说你了不起?整天搞那些羞人的物件,连累得我都快被那些酸儒戳断了脊梁骨!
修个路用就用上海量的银子,多少臣子认为你脑子烧坏了!如果用在军费上面,早就打遍四周的蛮夷了!
你可真是大聪明!
你懂个屁,老子做事都是为了大唐百姓,我管那些猪怎么说。
往日伊关与李世民的各种琐碎的事情,都被拿出了来一阵互喷。
众人瞪大一双眼睛,看着伊关与李世民两人相互破口大骂,双方的手指都快要戳到对方的脸上了。
骂到激动之处,还将衣袖挽起。
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感觉。
咳咳咳李世民喉咙干疼,嘴巴几乎要冒烟,真的骂不动了。
在等到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两人如同炮仗一般的咆哮声才因此停了下来。
再看回现场,李世民气喘呼呼,将旁边的茶壶抓过来狠狠地灌下半壶,才缓过一口气。
而伊关气定神闲,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傲然站立在原地。
他都不打算在长安混了,气势上就天然有优势。
伊关在刚才的对骂之中,已经将自己以前与李世民有所的不满,全部都骂了出来。
从朝堂上的治理,到商行之事;从子嗣继承,到选妃制度;从边疆高官的任命,到士卒的武备
所有的东西,伊关都能够找出毛病来。
他将所有不满都骂了出来。
伊关现在只觉得酣畅淋漓。
甚至,还想再骂上几句!
李世明也是不甘示弱,将伊关平日各种任性带来的种种麻烦
因为他导致的朝堂震荡,边疆不安的事情,全都喷了回去。
但是面对机关枪的伊关,还是落在了下风。
众人明白,这一仗是伊关胜咳咳,是打成了一个平手!
但要是皇帝因为伊关这样大逆不道而发怒,派遣十万大军围剿伊关。
击杀与他有关有关系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