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六朝汉臣 > 第二百四十一章:杀伐之门

第二百四十一章:杀伐之门(1/2)

    “唰唰唰!”

    书房内目光齐望,坐在角落的虞初吓得打了个寒颤,耸耸肩,略有些不自在。

    “咳咳咳。”

    他咳嗽几声,压低声音,道:

    “私以为,与匈奴谈判之时,我大汉谈判官僚之态度,应随匈奴人的态度变化之。”

    “若匈奴人识相,笑脸相迎、雅量待之又何妨?若匈奴人不识相,以直报怨,怨不得我!”

    虞初顿了顿,缓了口气,接着道:

    “在此情况下,想要做到儒雅与强硬的转换,愚以为,只需准备一物!”

    司匡猛地咽了口唾沫,仿佛猜到了什么。

    “……”

    百家诸生仿佛想到了什么,身体冷不丁发颤,皆打着不同程度的哆嗦。

    当然,除了一人

    --孔武:“???”

    虞初咧嘴,露出一个看似天真的微笑,反问:“稷下侯应该明白下官说的东西了吧?”

    “懂了!本官待会就差人安排。”司匡做了一个众人看不懂的oK手势。

    笔落,帛书上多了一个字--“酒”。

    谈判当日,把孔武的水换成酒!

    只要伊稚斜不配合,就让孔武多喝“水”。

    喝足了方便“以理服人”!

    不是大国雅量嘛,让匈奴人好好开开眼!

    孔武依旧不明所以,拽拽一旁的吾丘寿王,压低声音,“哎,虞初要准备的东西是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吾丘寿王偷偷翻了个白眼,侧过身子,看起一本正经的道:“美食。据说匈奴人贪吃,倘若不配合,把准备好的佳肴撤掉就好了,令之精神崩溃!”

    “哦~原来是这样。”孔武点点头。

    “好了!”司匡表情严肃的和青砖似的,拍拍案几,把这个话题翻过去,抻着脖子,问道:“还有哪位有高明见解?”

    “我!”

    沉默多时的良岳开口了。

    见兵家准备发话,其他人识相地闭上嘴,竖起耳朵倾听。

    谈判亦是战争,兵家的建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良兄请讲!”

    良岳默然,起身,捧读,

    “蒙稷下侯慷慨,吾这几个月一直在稷下研究《孙子兵法》,对孙子精锐,也算是有所见解。”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在座诸君只是商讨应该如何进行谈判,反而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谈判应选何地?”

    “未央宫内,皇室集居之处,匈奴可见我朝皇室人丁繁盛;霸城门外,大军出征之处,赳赳雄师,震慑旷野;渭水河边,河流清澈,心境平淡,心平气和……”

    “是故,位置不同,我朝优势不同,匈奴面临压力也不同。”

    “说得好!”

    司匡拍手鼓掌,微笑赞叹,

    “不愧是兵家之士!一语道破吾侪面临之困难。地形者,兵家决胜不可少之因素。诸君可有好的谈判之地?”

    虞初摇摇头,摊手无奈道:“我第一次来长安,不知此地名地,无话可说。”

    孔安国点头附议。

    “我倒是知道一个好的去处。”法家张安世狡黠笑着,“鄙人自幼于长安长大,对这附近比较熟悉。既然各位想选谈判之地,我倒是有个好的地方推荐!”

    “哦?张兄清讲!”司匡眼前一亮。

    幸好这里面有个活长安土著!

    之前没挑错人!

    张安世嘚瑟笑着,指着西北方向,朗声:

    “渭城东门!”

    “为何?”司匡眨眨眼。

    张安世笑着解释道:

    “渭城是咸阳故地,其东门,亦是咸阳东门。东门主杀伐,古之大军,出征必走东门!当年蒙恬北击匈奴,走的就是这门!”

    “虽时过百年,但匈奴应该忘不了被大秦铁骑碾压的恐怖吧?此地谈判,足够让伊稚斜心神恍惚!”

    “吾附议!”

    王贺迅猛站起来,拱手,

    “稷下侯,吾觉得应该立刻让人去武库寻觅秦之甲胄!谈判当天,寻数几位百战精兵穿上,站立于渭城东门,以气势压之!”

    “秦虽残暴,然其将士,乃虎狼之师也!倘若出现,必定可以令匈奴人闻风丧胆!”

    “仅有大秦铁骑远远不够!”司匡笑容灿烂,摇摇头,正色,大声道:“既然张兄给了地点,那么在此驻守之士卒,都需要乔装打扮一番!”

    百家诸生:“???”

    “大汉这片土地上,先秦共有四支名震天下的军队!”

    司匡声音仿佛带有一股魔力,把众人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齐之技击、魏之武卒、赵之骑士、秦之锐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