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六朝汉臣 > 第二百零六章:张当居,冯遂

第二百零六章:张当居,冯遂(1/2)

    北地

    手捧诏书,领着百余骑,从长安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使者山阳侯张当居,被李息派出的人引入北地太守府。

    卫青、司匡、朱买臣、赵破奴、张次公……出击匈奴、作战有功的将领皆甲胄披身、齐聚于此。

    张当居挺直脊梁,迈着大步,踏入客堂,在强烈的杀伐威严之下,目光转动,打量了一圈。

    这里,有他认识的人,也有他不认识的人。

    前者指的自然是卫青、张次公这几个一直在朝廷当差的人。

    而后者,指的则是跪坐在卫青右手边侧下方首位,年纪轻轻,尚未加冠的司匡。

    张当居诧异地瞥了一眼卫青右手边的“另类”,什么也没说。

    径直从怀里掏出一份刘彻亲笔撰写的诏书,

    高声曰:“陛下有诏,众将跪见!”

    卫青急忙从首位走出来,两侧的将领也纷纷出列,皆单膝跪地,拱手。

    而张当居也趁机走到了首位。

    面南。

    打开,宣读:

    “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

    “朕闻之,司马法曰: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是以诸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策。”

    “韩非子外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是故举贤不避亲也。此乃朕用卿之意。”

    “车骑将军青,卫子夫之弟,朕之外戚也。”

    “虽少为骑奴,出身卑微,然而高迈不羁,虽为建章宫监,任侍中之位,犹容止不殆,风流之貌,实为我大汉之冠。”

    “今卿率兵,以分而击之之法,攻入匈奴祖宗之地龙城,斩首甚多,扬我大汉之威,朕甚悦之,愿取斧钺,以侯位赏之,以备不豫之事也。”

    张当居随着宣读,整个人面庞激动地充血,声音越发高亢:

    “匡人司匡,匡子之后,朕之能臣也。”

    “卿年少坚毅,孝心感天,朕因而录入之于内,于是卿以策论,解朕心头之患。”

    “待诸事皆备,朕放卿于上谷,随车骑将军出征。于是卿破匈奴、俘贵种,一战成名,厥功千里,重现贵祖之荣,朕亦悦之,待卿至班师,朕愿以高官厚禄予之。”

    “中尉中垒赵破奴、随军司马朱买臣、张次公、流民部司马赵程、冯驹、田冲……随军出征,鞭笞匈奴,有功于社稷,朕亦勉之,待至长安,皆得封赏。”

    张当居微微一顿,将刘彻书写的最后念出来,

    “诸卿,班师回朝,凯旋之!”

    “钦此!”

    待他念完。

    原本鸦雀无声的客堂,瞬间迸发出震天动地的呼喊声。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陛下万年……”

    ……

    司匡疲劳的面部,多了一丝笑容。

    这一趟,没白出征!

    别的不说,单纯刘彻那句匡子之后,相当于给自己的身份,彻底定性。

    哪怕那卷轴家书不从“等价交换之地”取出来,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质疑。

    这就是皇威。

    天子之意。

    除此之外,那个到长安之后的封赏,格外令人心痒。

    卫青的赏赐算是半透明宣布了,而自己……却神神秘秘的。

    刘彻这家伙,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司匡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在冯驹等人身上停留。

    这群亲兵的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他们快乐疯了。

    从一群濒死之人,变成拥有军功的大汉人上人,这根本就像是在做梦。

    这份诏书,堪比一卷历史书。

    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从此以后,这几个碌碌无名之辈,将会在史书上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次提到这场战役,都会联想到有一群跟着匡人出生入死的人。

    司匡目光流转,又停留在张当居的身上。

    刘彻派这位沾了老爹的光,受封山阳侯的家伙来,应该也有用意。

    当初七国之乱前,吴王刘濞想要谋反这件事,张当居他爹张尚收到了风声。

    本来,这个老实人打算告诉长安,结果不幸走漏风声,被刘濞杀害。

    因此,平定叛乱后,为了嘉奖,刘启给张当居封了个侯。

    今日刘彻派这个人来,应该是为了间接告知众人忠诚者,人人可侯。

    张当居没有注意到司匡的目光,笑吟吟地走下来,亲自把卫青扶起,

    又对众人道:“诸将军,请起来吧。”

    众人齐声高呼,“谢张公。”

    李息羡慕地看着众人,摇了摇头。

    走到卫青旁边,道:“车骑将军,我还要去巡查匈奴的动静,先告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