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国运

第二百三十二章 国运(1/2)

    那么,这股力量是什么呢?

    方平安细想了一下。

    追根溯源的说,既然这股力量出自圣旨,那么便说明它来自朝廷,或者来自皇帝。

    如此的话,朝廷与皇帝,又是从何处得来这股力量的呢?

    方平安认为,应该与朝廷和皇帝的身份大有关系。

    此二者,都可以看做是一国之主。

    而与国家相关的力量,方平安知道的仅有一个。

    那便是,气运。

    不错,方平安觉得,这股力量,就是气运之力。

    或者说,国运之力。

    气运,是一个玄而又奇的事物。

    对于单独的气运,方平安都不甚了解,更别说宏伟的国运之力了。

    他现在唯一知道的一点,便是功德对气运有强化作用。

    这一点,是方平安通过自身运气试验过的。

    而这一点,对国运来说,也是行得通的。

    比如一国之内,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侠客见义勇为,铲奸除恶。官员恪尽职守,舍己奉公。

    如此林林总总,积累功德之举,便能使国家兴盛,国祚绵长。

    除此之外,对于气运,方平安便是知之甚少了。

    不过,就眼下的问题来说,这些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为什么朝廷非要设计官服,来使用这股力量,而不是其他更容易携带的法宝呢?

    方平安认为,这便要涉及到官员与朝廷、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了。

    官服在身之时,你是朝廷官员,代表朝廷行事,代表国家行事,自然可以使用这股力量。

    而没有官服之时,你代表的便是个人,所以不能使用国家的气运之力。

    因此,并不是朝廷非要设计官服来使用这股力量,而是只有官服才能使用这股力量。

    因为只有那样,官员才不能以个人的身份,使用这股力量欺压百姓。

    而如果你身穿官服,以朝廷官员的身份祸害百姓的话,那么只会让百姓憎恨朝廷,从而使得国运之力衰减。

    这样的人,不仅百姓容不下他,皇帝更加容不下他。

    所以说,国运之力,从来不是一姓之力,更不是一人之力,而是国家之力。

    而值得一提的是。

    别的修为之所以无法注入官服之内,应该正是因为,朝廷想要以此,杜绝有人冒充官员的可能性。

    其实,在弄明白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之后,方平安关心的已经不再是官场体系,或者官服本身了。

    他更关心的,乃是这股力量的作用。

    在收到圣旨,入朝为官,真正具备国运之力后,方平安发现,自己居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股力量了。

    而是第三次。

    第一次,方平安是在庆州之时,李升使用言出法随传送之术的时候,感受到的这股力量。

    只是,那时的他,还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只觉得有一股玄奇的气息,夹杂在浩然正气当中。

    第二次,方平安是在孟昱为他炼制的洗骨丹出炉之时,见到的那股力量。

    方平安现在终于知道,那隐伏在七彩霞光当中的玄妙伟力,正是国运之力。

    眼下,正是第三次。

    不过,方平安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孟昱与言诲,明明已经不是朝廷官员了,却还能够使用国运之力呢?

    难不成,只要做过官,便一直可以使用国运之力吗?

    言诲那边,方平安不知道,但孟昱这里,却是实实在在当过太医院院正的。

    因此,这个理由,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只是深究的话,如果真是这般,那么那些因德行不匹,能力不足,而被罢官的人,岂不是便会成为大乾的隐患。

    而且这个理由,与方平安之前所认为的,需要官服才能使用国运之力的想法相悖。

    因此,这个理由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有这个可能,应该也必须是孟昱与言诲那般,德高望重,且修为通天的超凡之人才能使用。

    除了这个理由以外,方平安认为,孟昱与言诲能够使用国运之力,还有一个可能。

    这个可能便是,儒道与医道体系本身的特殊性。

    方平安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他在胡乱猜测,而是因为孟昱言诲两人使用国运之力的情形,具有广泛性。

    一个是炼丹制药,一个是言出法随。

    此二者,都不是只有孟昱与言诲才能使用,而是只要满足条件,儒道与医道两个体系的修行之人,全部都会。

    只能说,孟昱言诲两人所使用的,乃是此二者的极致。

    毕竟洗骨丹绝非寻常的丹药,从庆州至京临那么远的传送之术,也并非寻常的言出法随。

    至于为什么儒道与医道能够使用国运之力,便要涉及许多方面了。

    一时半会儿,单凭推测很难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