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高岚的讲述,方平安会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说法,倒是与他之前所想的,国子监派出几位大儒坐镇的理由相互印证了。
那便是,对于此次诗会,国子监极为重视。
不过,既然言诲敢于邀请他们,国子监便应该明白,前者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他们夺走头名。
除非,他们早有准备。
可如此说来的话,言诲的信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难不成,是自己?
如果真是这样,那方平安的压力也太大了吧。
这要是输了,岂不是相当于葬送了云鹿书院重新崛起的机会?
罪过可是不小。
不至于,不至于,应该不至于。
要知道,云鹿诗会,是言诲三个月之前,乃至更早的时候便定下来的。
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是他的学生,甚至还没有显露诗才,更甚至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言诲又不是天道,不可能连这个都计划好了吧。
他一定还有别的后手。
对,没错,一定还有。
念及此处,方平安才稍稍松了口气,安下心来。
不过,话说回来。
即使言诲的杀手锏不是自己,方平安也得好好准备一番才行。
毕竟在云鹿诗会之上,他还有他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
想到这里,方平安顿时开口问道“对了,颖雅师妹,不知此次诗会,会以何种形式比斗?”
要想提前准备,如果不知道诗斗形式的话,岂不是瞎忙活。
“这个,师妹也不知道。”
闻言,高岚动了动眉眼,无奈道“老师说,为了公正,诗斗的形式,只有他与几位负责操办的大儒先生晓得。”
“也对。”
方平安想了想,点头道“要是单单告诉了我们,那便是落人口实,授人以柄。”
“师兄能够明白,师妹就放心了。”高岚轻轻一笑道。
“嗯?”
听到这话,方平安奇怪道“怎么,在下于师妹心中,这般不堪吗?”
“这倒不是。”
高岚眨了眨眼道“只不过老师说了,师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常人不同,或许会兵行险招。”
“哦?”
说到这里,方平安越来越有兴趣了,他追问道“不知在师妹面前,老师还说在下什么了?”
“不少呢,师兄全都想听吗?”高岚偷偷一笑道。
方平安苦了苦脸,拱手道“愿闻其详。”
……
最后,直到临近酉时,方平安才从高府出来。
听高岚说,言诲对自己的评价很高,还让她多多与自己请教。
也不知高岚听没听出来,其实言诲话里话外的,竟是有意在撮合他们两人。
倒不是方平安自恋,而是他从高岚的转述当中,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便是,言诲所谋划的这个大局。
之前临近二月春闱的时候,言诲便是破天荒地为鼓励书院学子积极上进,而设置了奖励。
这点,方平安从许慎那里了解到,后者当初还在云鹿书院之时,可没有这般待遇。
言诲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希望有更多的书院学子可以考取功名。
因为这既是为了他们自己可以更好,也是为了书院能够更好。
毕竟只要通过的学子越多,那么便说明云鹿书院传道受业解惑的本领越强。
也就会有越多的学生,选择云鹿书院,而非国子监。
这是言诲在利用事实,打响云鹿书院的名声。
让百姓主动传扬,云鹿书院教书育人的能力。
之后,言诲便是将高岚叫上了圣贤山。
而从眼下看来,他让高岚去到书院的目的,是正式收他为入室弟子。
这一举动,看似水到渠成,毕竟高岚已经当了言诲多年的学生。
可如果深究的话,言诲为什么偏偏会在这个时候,收高岚为徒。
方平安猜测,是因为京察马上便要结束了。
且京察之后,高弘义会升任相国,而高岚,又是他最为珍视的亲人。
如此一来,言诲收高岚为徒,便相当于将云鹿书院,与高弘义绑在了一起。
这个做法,言诲是在为云鹿书院找一个坚实的靠山。
再到现在,不久之后便要举行的盛大诗会。
而眼下,方平安几乎可以肯定,在诗会之上,言诲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串连起来,可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
那便是,重振云鹿书院!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沉寂了多少年月的言诲言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