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淮易侯的母亲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出门,去见她最为疼爱的孙子。
想来是因为他们觉得,距离秋后问斩,已经过去近半年之久了,应该不会再有人关注这件案子了。
不过,按理说,京察到来之时,他们便应该低调一点。
即使他们忘记了低调,钟钧也应该过来提醒他们。
然而事实上,淮易侯的母亲,仍旧是毫无顾忌地大张旗鼓出门。
至于其中原因,方平安猜测,或许是,无论淮易侯还是钟钧,他们都没有想到,有谁能识破这桩半年之前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换囚案。
的确,在这个没有监控的年代,时隔半年之久,且已经明文定案的案件,谁又能看出端倪呢?
众人都以为宋启已经死在了西山法场,当时都查不出痕迹,又何况半年之后。
如果没有怨灵录,如果那名酷似宋启的乞丐的怨灵,不是方平安拔除的,那么就算是他,也根本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那天方平安在处理卷宗的时候,也确实如此。
他翻来覆去查看了好几遍卷宗,也都没能觅得半点有价值的信息。
另外,如果没有两觉珠监视淮易侯府,方平安也没办法这么轻易发现疑点。
毕竟,他不可能毫无阻碍地,亲自在淮易侯府门前监视五天五夜。
甚至更大胆的说,如果不是那天的一阵风将卷宗吹散在地,方平安已经放弃这件案子了。
人在做,天在看。
在这个有修行,有神异的世界,因果轮回,恶业怒火,终会降临。
或许,这便是人们口中常说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