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 第四十四章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

第四十四章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1/2)

    与方平安商定前去云鹿书院的五日后,许慎的车架出现在了除怨司十三号分部门前。

    跟值守的点卯官告假过后,方平安自除怨司里走了出来。

    远远望去,他一眼便是看到了站在马车旁的许慎。

    今日的许慎,虽然穿的还是那日的儒衫,但别的打扮却是齐全了许多。

    头上戴的,是不显奢华,却也并不廉价的学子儒冠。腰间佩的,是通灵剔透,色泽温润的羊脂白玉。

    他的手上握有一把折扇,开阖间,可见苍劲有力,神韵超逸的诗文古字。

    甚至就连马车的帷幔,都被换成了谦逊恭谨的灰色。

    因为昨日许慎已经派人传过信,今晨一早出发,所以方平安也提前穿上了定制的儒衫。

    可与许慎相比,他显得便略微寒酸了些。

    方平安你这样就让我很是尴尬。

    “先生不愧为儒家学子,这般气质真是羡煞旁人。”

    “哪里哪里。”

    许慎手一抖,打开折扇含笑道“永宁过奖了。”

    谦虚就谦虚,你摆什么造型。

    显然,对于自己这身打扮,许慎表示很满意。

    毕竟是当年读书人里的佼佼者,这点心气要是都没有的话,反而不正常了。

    “咱们出发?”

    “先生请。”方平安拱了拱手。

    许慎颔了颔首,低头上了马车,方平安紧随其后。

    “走吧。”

    招呼了车夫一句,许慎望向方平安道“永宁的诗文可准备好了?”

    方平安点了点头,从儒衫衣袖里取出了写有诗文的信纸,“还请先生雅正。”

    许慎神色平静地接过方平安递来的诗文,还未看便是言道

    “永宁不必太过着急,这几日许某冥思苦想,为你作了一首,想来应该可以打动老师。”

    他倒是没有想过一介武人出身的方平安,能写出什么好的诗句。

    这般说法并非是在小瞧方平安,而是大乾各个修炼体系对武人的公认。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简称莽夫。

    虽然方平安的聪明才智救了自己,但写诗可就是两回事了。

    关于这一点,他作为儒家学子还是很有自信的。

    然而,当许慎一本正经地审视起方平安的诗文之时,他淡定的神色,却是逐渐凝固。

    最后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思议与难以置信,还有一丝倔强的崇拜。

    怔怔出神良久,许慎不自觉地端正了坐姿,也不再以审视的目光,而是以鉴赏的神情一遍又一遍默诵起来。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许慎手上都快要捏住汗来之时,他方才长舒一口气,抬起了头来。

    “永宁,这真是你作的诗?”许慎神色复杂道。

    他既不愿意承认这是方平安写的诗,又同时希望这是方平安写的诗。

    人,有时候就是这般矛盾,老喜欢劈叉。

    方平安点了点头,心中暗想‘是我自己抄,咳,借的。’

    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抄呢?

    “还请先生赐教。”

    闻言,许慎却是连忙摆了摆手,“永宁说笑了,你这首诗,许某哪敢妄言赐教。

    最多,可以点评几句。”

    “先生请讲。”方平安做出聆听的姿态。

    许慎顿了顿,在脑中整理了一下措辞,“永宁你的这首诗,虽不见辞藻华丽,描写的也并非绝景,但它给人的意境之感,却是难以言喻的真实。

    光是读起来,便觉身临其境,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尤其是这首诗中包含的哲理,明明通俗非常,可却让人不由深思遐想,仿有似曾相识之感。”

    方平安也是没想到许慎竟能赏析至如此程度。

    这首诗在没给题目之前,其实立意并没有那么深刻,甚至很容易被误以为只是单纯写景。

    但显然,从许慎的点评之中可以看出,他已经领悟到了精髓。

    不愧是曾经云鹿书院的天才学子,如果没有当年的那件事,他的成就或许会很高。

    可见,正确的选择,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对于许慎而言,现在醒悟也不算太晚。

    方平安敬佩地拱了拱手道“先生大才,轻而易举便能窥探至这般地步,实令在下惊叹。”

    “过奖,过奖,嗯?”

    刚打开折扇自得的许慎一愣,诧异道“永宁你这话的意思是,这首诗还有他解?”

    “也并非他解,只是对先生点评的补完和诠释。”方平安微笑道。

    许慎惊奇不定地追问道“究竟是什么,永宁快讲。”

    方平安抬了抬手,示意许慎稍安勿躁,卖了个关子道

    “先生,不如待我们到了云鹿书院,见了您的老师之后,再一同揭晓谜底如何?”

    “哎呀,永宁你这是要急死许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