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 第二十七章 引蛇出洞

第二十七章 引蛇出洞(1/2)

    为了不让人察觉自己与京兆府之间的关系,方平安没有再让高弘义给除怨司下达征调文书。

    每日,他正常点卯,只是利用散衙之后,宵禁之前的空余时间,去往刑部与许慎相见。

    七天里,方平安去了三次刑部地牢。

    这个次数对于探监来说,算是十分频繁了。

    而方平安要的,就是让人觉得,他去刑部见许慎的目的,根本不是探监。

    在朱屹有意的透露之下,刑部上下一众官员,很快便是知道了方平安与许慎之间发生过的事情。

    第一次,方平安交给了许慎一袋银子,约莫有五十两。

    从两人的对话中得知,这是方平安给许慎的定金,事成之后,他还会给许慎的家人更多。

    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朱屹自然不会真的说出去。

    最终,有刑部官员在许慎的牢房里找出了那五十两银子。

    第二次,许慎的牢房里传出了凄厉的惨叫,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据朱屹透露,方平安给许慎用了刑。

    只是当有官员前去盘查许慎之时,后者却咬死不认自己被刑罚了。

    如此一来,方平安滥用私刑的罪名自然也就无法坐实。

    但在许慎的身上,的确有新伤与血迹。

    而只有方平安与许慎知道,伤痕是许慎自己弄的,血迹大多都是方平安带去的鸡血。

    在那之后,方平安让朱屹注意一下从许慎牢房里搜走银子,以及第一时间盘查许慎的两名刑部官员。

    他们很有可能便是刑部里的毒瘤,就算不是,也一定有所关联。

    第三次,方平安在许慎的牢房里待了足足一个时辰。

    期间,既没有惨叫,也没有交易,甚至就连两人的谈话都是颇为顺利,并无争吵。

    当刑部官员前去许慎牢房查看之时,竟是发现许慎没再披头散发,心神恍惚。

    而是尽可能地整理了衣衫,修饰了仪容,又有了儒道文人的气质。

    仿佛他已不再是待斩的死囚,而是即将逃出生天的活人。

    这不由得让人好奇,方平安与许慎,到底密谋了什么。

    只是没有证据,他们根本奈何不了方平安。

    总不能因为探监频繁,便将人抓起来了吧。

    况且他还有朱屹作保,自然也就没人会去多事。

    至于许慎,本身便是死囚,不可能再加罪了。

    今日,方平安第四次去了刑部地牢。

    只不过这回,方平安却是只在许慎的牢房外待了不到一刻,便是神色匆匆地离去了。

    而当方平安出了刑部大门,慌慌忙忙赶往京都外城之时。

    一条阴暗的街巷之中,一名普通百姓装扮,但却身手矫健,神色阴沉的中年男人,悄然跟了上去。

    步行约莫一个多时辰,方平安才来到内城城门口。

    出了内城,在城门附近,方平安租借了一匹驽马,朝京都之外驰去。

    然跟踪他的那人,却是毫不吝啬地要了一匹良马,紧随其后。

    方平安此行的目的地,乃是京都附属永兴县。

    许慎交给方平安的人,姓陈,名庆,字丰年。

    陈丰年,是许慎年少时在云鹿书院的同窗,家住永兴县。

    要想让流言更具可信度,从亲近之人口中道出效果最佳。

    所以当年诬陷陈大儒的人,找的最多的,便是云鹿书院出来的学生。

    陈丰年当初与许慎一样,收受银钱,散播流言,侥幸地以为并不会如何。

    可当他知道陈大儒因为流言污名而死之时,内心极度煎熬。

    陈丰年虽然天分不如许慎,却也是难得的读书之才。

    但在陈大儒死后,他至今未曾出仕,只是隐居在永兴县里,当了一个教书先生。

    据许慎所说,他被调回京都之后,去看望陈丰年时才知道,后者早已将当年收受的银钱全都接济了流民灾民,以求安心。

    这件事,对许慎的刺激颇大。

    因为还在城中,方平安只能驾马慢行,所以又一个多时辰后,他方才出了京都。

    京都城门外,方平安偏头望去,在后方的人群中,看到了那名躲躲闪闪的中年男人。

    他知道自己早已被人跟踪,但这却仍在他的计算之内。

    ……

    三个时辰前,刑部地牢。

    “我们这样,不会害了丰年兄吧?”

    知道方平安的计划之后,许慎隐隐有些担忧。

    但方平安却是不以为然,“他和你一样,都为当年的愚昧之举悔恨。

    而你已经在这里了,你觉得他还能安生多久。”

    虽然方平安的话并不乐观,但绝非危言耸听。

    既然当年那些诬陷陈大儒的人已经开始行动,就不可能单单只除掉许慎一人。

    闻言,许慎无言以对,只是面露忧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