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 第十章 欧皇

第十章 欧皇(1/2)

    “我刚从公书令那过来,咱们伍有差事了。”

    除怨司分部,方平安门前,一袭除怨人伍长官服的许立言说道“明日我们要去为陈大儒扫墓。”

    公书令方平安知道,那是除怨司里,专门负责给除怨人分配任务的官员,正九品衔。

    只是“扫墓”是什么意思?

    陈大儒又是谁?

    看到一脸茫然的方平安,许立拍了拍头,“对了,你小子初来乍到,还不知道陈大儒吧。”

    方平安点了点头,难得一次大哥你能关注到重点。

    “不急,你好生准备,明日启程之时大哥再说与你听。”

    等于没说。

    方平安扶了扶额,拱手称是。

    ……

    翌日一早,方平安便听见有马车停在了除怨司门外,现身一看,果然便是许立四人。

    “小子,上车。”担任起赶马之职的许立大大咧咧地招手道。

    方平安快步上前,轻身一跃,便是坐到了许立身旁,陪他一同驾车。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进到马车里面与赵显三人同坐,就是为了要听许立介绍“陈大儒”和“扫墓”之事。

    显然知道方平安意思的许立也是没有多问,拽到缰绳,轻呼“驾”字,便是朝东门而去。

    “平安,你不是想知道陈大儒是谁吗?”

    驾车之余,许立转了转头道“不过说实话,大哥我对陈大儒也不甚了解,只是小时候听家里长辈提起过。

    没办法,干咱们这一行的,大多都是粗人,别说大儒了,就是寻常读书人都认识得不多。

    陈大儒,名为陈知忌,字恭谨,出身云鹿书院,一代儒学大家,在世之时好像是前朝太傅。”

    “太傅?”方平安睁了睁眼。

    虽然他不认识陈大儒,但太傅之称,谁人不知。

    位列三公,正一品官职,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听到“太傅”二字,马车里的三人也是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许立。

    现在是弘运二十七年,前朝太傅在位之时,他们三还没出生呢。

    许立点了点头,但却是神色惋惜道“不过据说,陈大儒最后是被先帝赐死的,而且还夺了尊位。

    连墓地都是当今陛下念在师长之谊,才命人打造的。

    不然的话,只怕现在除了云鹿书院的老师学子,已经没人记得陈大儒了。”

    三十年光阴流转,的确能够洗去许多痕迹与回忆。

    “伍长,你知道陈大儒为什么被赐死吗?”方平安问道。

    赵显三人脖子伸得更长了。

    许立摇了摇头,“这就不清楚了,算起来,陈大儒去世的时候,我也才几岁大。”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之时方平安便已经知道结果了,也明白是自己迟钝了。

    皇帝赐死,大多不会对外公布罪名,甚至需要的话,还会宣称臣子乃是自杀。

    如此,既是为了给死者以体面,也是为了杜绝外界流言。

    当然,或许也正如许立说的,就算陈大儒真的是犯了死罪,过去这么多年,他们这般身份的人,又怎会得知呢。

    “那伍长,扫墓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才是他们此行的关键。

    要真是寻常祭奠扫墓,派几个奴才便可,何须出动除怨司。

    不过当方平安问出此话时,赵显三人却是缩回了车内。

    他们比方平安早一年入伍,应该是早已知晓了。

    许立耐心地解释道“陈大儒生前乃是文坛巨匠,非常人可比。

    他死后,气机经久不衰,多年不散,以致于时常会吸引孤魂野诡。

    除怨司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派出队伍前去他老人家的墓地,驱邪除怨,奉还安宁。”

    方平安会意地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气机不散……”

    ……

    方平安五人驾马,足足一个时辰后,方才出了京都东门。

    这还是方平安头一次真正见识到了大乾京都的广阔。

    要知道他们癸寅伍所在的除怨司分部,就在京都东部居中的位置上。

    一路上,方平安也看见了京都的繁华。

    车水马龙的街道,震耳欲聋的叫卖,川流不息的行人。

    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便是在京都,方平安亦是看到了不少的流民乞丐。

    大乾的民生,是一日不如一日。

    下一朝如果再是如此,只怕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方平安无奈地摇了摇头,现在还轮不到他来忧国忧民。

    出了京都,马车还是一路东向。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在京都东郊五十里外的大青山,陈大儒的墓地便在山顶。

    ……

    来到大青山之下,后面便只有徒步上山。

    虽说上山的路狭而陡,但好在方平安五人都有身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