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8世纪全面战争 > 414 横扫东南亚

414 横扫东南亚(3/3)

神话,不光是清廷高层,那些消息灵通的地方士绅豪族也明白自己惹不起矮人一族。

    包衣奴才军后面是抬了汉军旗(都是下五旗)的旗军压阵,同样呼喊着‘大清必胜’的口号,接力棒式的冲了上去。

    至于之前冲进去的绿营军,则完全被打散了。

    毕竟木柄手榴弹对密集队形的杀伤力是成片成片的,凶猛的廓尔喀人再趁机短兵冲锋,攻入山城的绿营兵顶不住十分正常。

    当然,被击溃的绿营军只是清军大部队的前锋中的绿营军而已,漫山遍野的中军、左军、右军、后军的建制都非常完善。

    清军作战,可都是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就算是用人去填,也能把整座山城填平。

    讽刺的是,廓尔喀人最后的山城据点中,把老弱妇孺都算进去,全部人口还没有外面清军多……

    所以,即便廓尔喀人得到了外援炸药,这场战斗也不可能出现意外。

    廓尔喀人的顽抗,只会激发清军的凶性,将整座山城屠戮一空……

    事实上,当包衣奴才军冲进去的时候,手榴弹库存消耗大半的廓尔喀人,就有点顶不住了。

    等他们好不容易将包衣奴才军击溃,装备更加精良,战斗力也更强的汉军旗旗军冲进来时,廓尔喀人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攻。

    当大清的龙旗从山城制高点升起的时候,清军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在各个清军将领的带领下,分批次的进入山城中进行有组织的抢劫和屠杀!

    理所当然的,能获得第一手油水的部队是作为前锋的部队,他们损失最大,理应享受屠城的第一波红利。

    洗劫敌人的城乡,是清军横扫东南亚诸国的士气来源。

    毕竟,清廷的财政并不宽裕,旗人还有铁杆庄稼撑得,但包衣奴才和绿营兵,都是领军饷的!

    那点钱连他们自己都不够花,怎么养家?

    所以,清军非常依赖抢掠得到的财富来维持自身的士气。

    这种清军,面对弱小的敌人时,自然势如猛虎,一旦遭遇强敌,士气则会一泻千里。

    这也是矮人看不起清军的原因之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