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8世纪全面战争 > 346 奥斯曼战争再起

346 奥斯曼战争再起(2/3)

后,当那些欧陆列强看到机会后,第五次反法联盟就爆发了。

    什么?

    你说现在是罗马帝国,为何还会出现反法联盟?

    呵呵,罗马帝国是李维政权自封的,欧洲没有一个主权国家承认!

    在欧陆各国的报纸上,仍然将李维称呼为法兰西暴君。

    欧陆列强从来没有放弃过,将李维重新赶回法兰西的想法。

    毕竟反法和反罗马对欧洲各国来说,政治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李维不采取屠杀政策,只是因为那么做对他有害无利罢了。

    就算今后真的要搞种族屠杀,那也要等周围没有强力敌人再说。

    一边镇压叛乱一边对付外部敌人,是最作死的决定。

    历史上,多少强横一时的国家倒在内忧外患上?

    一战中的德国不是败在协约国手里,而是被国内革命党推翻的!

    当然,一战中的沙皇也是这个结局。

    二战德国人之所以敢再次发动战争,就是一战留下来的坑。

    因为一战中,德国本土并没有遭到侵略,如果不是革命后的掌权政府被美利坚总统政治欺诈,玩弄于鼓掌之中,百万德军根本不会放下武器投降。

    结果,德国失去武装力量后,德国人民才发现革命政府有多傻……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时德国政府名声差,被后来上位的小胡子得逞了。

    经济危机只不过是加剧德国人仇恨度的导火索罢了。

    正因为一战结束后,德国人觉得自己不是被打败而是被欺骗,所以才有了二战德国开启战争的局势。

    然后,二战结束时,德国被彻底打断了脊梁骨……

    如果说一战德国是自解武装,二战德国那就是连底裤都输光了。

    或许有人会反驳,二战结束前,德军还有几十万野战部队,有一战之力。

    可是,看看当时盟军的军事力量,就知道为何剩下的德军部队举手投降。

    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力,首都沦陷的德国都没有翻盘的希望,哪怕只是一丝希望!

    毕竟,那时候的德军不是被洗脑的死忠部队。

    比起针对英伦三岛的登陆战,针对小亚细亚半岛的登陆战计划就简单得多。

    罗马帝国的地中海舰队完全可以先全歼奥斯曼帝国的海军,然后再一点点将军队和各种战争物资运送到小亚细亚半岛上。

    登陆的罗马近卫军将会有充足的后勤物资供应,以及足以踏平小亚细亚的支援部队。

    依靠伊斯坦布尔海峡,也就是现在更名为君士坦丁堡海峡的水域,罗马近卫军可以快速登陆作战。

    即便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突然宣战,攻击封堵这道海峡的罗马帝国地中海舰队,那时候登陆的罗马近卫军也足以横扫战力羸弱的奥斯曼帝国了。

    更何况,现在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远东地区,参与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概率不大。

    在1808年,维也纳已经收到过来自远东的消息。

    肯德基少将在获取了一连串军事胜利后,终归被漫长的距离限制住。

    随着战线不断拉长,清廷聚集的军队越来越多,肯德基少将领导的远征军已经后继无力,在李维得到的消息中,肯德基少将不得不在清军的重兵压力下,放弃江宁府,退回到广东城中。

    这是肯德基少将主动后撤的,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后路被截断。

    就此,双方的战事陷入僵局中。

    伦敦政府似乎也对这场耗费高昂的远东战争感到厌烦,正在商讨停战的事宜。

    至于肯德基少将提出的停战条件,自然被驳回。

    满清帝国距离太遥远了,光是供应不到万人的印度兵作战,就让伦敦政府感受到了压力。

    如果能取得贸易利润和赔款的话,伦敦政府还是很乐意的。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割占一块远东据点,时刻威胁满清朝廷,防止他们突然变卦。

    满清朝廷的信誉程度在欧洲人眼里是很低的。

    那些东方人在白人眼里,完全没有任何契约精神!

    商议好的关税,转眼间就能给你提高!

    这才是伦敦政府采取军事手段的根本原因。

    在满清朝廷眼里,跟蛮夷是不需要讲信誉的……

    既然无法改变满清朝廷眼里的蛮夷形象,那就打到对方承认自己是文明人!

    文明与野蛮的区别,不就是孰强孰弱么?

    这次御前会议结束后,罗马帝国在沉寂了两年后,再一次开启了战争。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人数最少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就全员登上了罗马帝国的地中海舰队,在君士坦丁堡海峡另一端登陆,并在一天时间内击败了赶来支援的奥斯曼帝国万人兵团!

    自从伊斯坦布尔陷落后,奥斯曼帝国的精锐就损耗殆尽,现在的奥斯曼新军,都是近两年才整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