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8世纪全面战争 > 327 共和国万岁!

327 共和国万岁!(2/3)

然是担心英王德意志兵团的反扑!

    按照现在战斗的进展,印度仆从军拼到后面两三个战斗分列的时候,希腊国防军所有的生力军预备队都必然在前线拼过一回。

    甚至两翼的希腊国防军都有可能需要轮换一次,用来抵御印度仆从军临死前的疯狂。

    到了那时候,或许印度仆从军会被希腊骑兵一冲而溃,但战斗过后的希腊国防军必然损兵折将,状态不佳。

    一旦那时候英王德意志兵团主动发起进攻,状态不良的希腊国防军能顶住么?

    要知道,迄今为止,不列颠的本部英军都没有任何折损,就连那些指挥印度仆从军的英官,都安全的骑马跑到两翼英王德意志兵团所在的安全位置。

    欧洲远征军所有的火炮都在英王德意志兵团手里,英王德意志兵团不光护卫两翼,还在后方布置了一条战列线,那些被搬运下战舰的大口径野战炮,都在那条战列线上。

    而十万印度仆从军,实际上就是外层包裹着一层单薄兵线的实心‘饼干’。

    消灭印度仆从军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仅仅只是掏空了饼干的内部罢了,外围的壳子还在,并且这个壳子远比内部坚硬的多,还布置了大量的火炮!

    依靠最后一道战列线英王德意志兵团的联系,两翼的英王德意志兵团不至于陷入孤军奋战的状态。

    甚至他们只需要将两翼护卫的英王德意志兵团撤离一段距离,就能跟最后面的那道战列线拼接到一起,组成一道新的,毫无防御死角的战线!

    亚里士多德相信,以英王德意志兵团的战斗素养,他们的变阵绝不会给自己露出天大的破绽。

    不出意外的话,到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决战时刻,已经打过至少一轮惨烈战斗,损失不轻的希腊国防军,将要面对养精蓄锐的英王德意志兵团的猛攻。

    最要命的是,他们还拥有绝对的火炮优势!

    至于撤退?

    呵呵,希腊国防军主力都是步兵,真要是撤退,绝对会被轻步兵战术十分出名的英王德意志兵团追杀得十去!

    对方可是生力军追击疲惫之师。

    除了亚里士多德留下大量的殿后部队。

    不管怎么看,这场决战的最终胜利者都不会是希腊共和国,亚里士多德等到那一刻,所能决定的只是损失多寡罢了。

    一旦这场决战失利,亚里士多德失去的不光是大批希腊国防军的精锐老兵,还有希腊民族的必胜信念!

    本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就是强国对希腊这个弱国发起战争,希腊国民很多人都没有多少信心能取得胜利,神圣同盟的支援又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是希腊国防军再被打败而损失惨重,或许不列颠的军队可以兵不血刃的进入雅典城……

    当然,对于李维政府来说,这种情况并不算很糟糕,一旦雅典被反法同盟占领,神圣同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来‘解放’希腊全境。

    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获得部分希腊人的支持。

    只是,亚里士多德到了那时候用途就会变得很小。

    亚里士多德不想自己成为一名可有可无的希腊总督,他相信即便希腊全境被神圣同盟占领,李维也会让忠诚的自己当希腊总督来统领希腊事务。

    但一名总督怎么能跟现在大权独揽的希腊总统相提并论?

    权力是腐蚀人心的毒药,现在的亚里士多德心态早就跟离开维也纳的时候不同了,若不是全面战争系统的行政点化洗脑太过霸道,估计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为了自己的权位待价而沽,当起墙头草……

    对于现在的希腊共和国而言,是有当墙头草资本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却选择彻底倒向神圣同盟一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伦敦政府那面咬定亚里士多德被李维催眠控制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现在不光是为了李维的战略局势,也是为了自己在希腊共和国的至高权位,无论牺牲多少人,他都必须彻底打败这支欧洲远征军主力!

    刷刷刷~

    希腊国防军的战列线突然裂开巨大的缺口,一群群成墙式冲阵的希腊骑兵,跟在各自军官的后面,拔出了自己的军刀。

    希腊骑兵可不是什么老资格骑兵,清一色都是训练简单的马刀骑兵。

    马刀骑兵也是这个时代欧洲骑兵中,最常见的兵种。

    毕竟马上使用长矛冲锋对骑兵的技术要求太高了!

    并且马上使用长矛冲锋,还有容易伤到自己的风险,一旦在长矛进入目标体内时,没有即时松开,持矛骑兵轻则胳膊脱臼乃至断裂骨折,重则连人带马都废掉!

    所以,持矛骑马冲锋,不是说你能在马上把长矛熟练舞动起来就合格的!

    即便是游牧民族中,能骑马持矛冲锋的骑兵,也是精锐部队。

    在如今的墙式冲锋战术中,对骑兵持矛冲锋的技术要求更高。

    以前的传统骑兵,还可以通过减速等方式,降低自己持矛冲锋撞击目标时损伤自己,但在墙式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