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签到在亮剑开始 > 第113章 ,万人坑(800首订加更)

第113章 ,万人坑(800首订加更)(2/3)

说什么,询问起其它细节。贾庄的炮楼没什么好说的,有九二式步兵炮,打下来那是手拿把攥的。

    重点是岗头的老矿。

    那里是日本守护整个新井煤矿的司令部所在地,除了碉堡外还筑有十三个炮台。

    敌人要是据险而守,想要全拿下来,无疑是要耗费一番力气的。

    张同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敌人在老矿,好像储存有毒气。

    毒气?

    袁朗和李云龙相视一眼。

    日本人的毒气弹,他们自然不陌生。

    李云龙带队多年,虽然没有被毒气打过。但是却见过,被毒气弹折磨的伤员和百姓。

    毫无疑问,那是一般人连看的都害怕的。

    记得旅长还有次战斗中,也中了招,治疗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好的。

    对于小鬼子使用毒气,袁朗知道的情况比李云龙多,知道的更清楚一点。

    一战末尾,各参战国都用上了毒气,德国那个曾经是三流画家的矮个子狂人,就吃过毒气的苦。

    小鬼子是一战后开始研究的,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试验。

    到侵华战争爆发前。

    他们生产化学毒剂,和制造化学武器的技术逐渐成熟。

    据统计,日本在二战中研究制造的,包括化学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大致可以分为14类,百余种。

    这些武器从种类上区分,可以分为糜烂性毒剂、光气、氢氰酸、催泪性毒剂、喷嚏性毒剂等等。

    从1941年到1945年,日本军队制造的各种化学毒剂数量,超过7400吨,

    其中喷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在战争爆发后,被大量的用于中国战场。

    根据不同种类的毒剂,日军分别制造了各种毒气炸弹、毒气筒、毒气投射机、撒毒车、撒毒器、毒气喷射器、毒气弹等武器。

    小鬼子基本上,是把丧尽天良这一天赋点满级了。

    净做缺德玩意儿。

    按理说使用毒气,是《日内瓦公约》所不允许的。

    可小鬼子杀战俘,杀老百姓,连女人和小孩儿都不放过。

    哪个遵守了《日内瓦公约》?

    舆论谴责,很难说有多少作用。

    只要毒气有效果,小鬼子还会一次又一次的使用。

    只有把小鬼子干死,赶出中国去,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袁朗思考了一阵,代新二团的战士,对张同道了声感谢。

    虽然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毒气,但是仅仅知道了有毒气这一个情报。

    那么在即将爆发的战斗中,就可以让战士们有所准备,不会被敌人打个措手不及,出现伤亡惨重的情况。

    询问了整个新井矿区的情报,沟通了明日配合的细节。

    李云龙对今天的收获非常满意,由衷的感谢道:替我向同志们道一声谢,这些情报非常重要,为我们攻打矿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张同并不居功,反而非常诚恳的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矿区两万多人,早就盼着主力部队来了。李团长还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请尽管说。

    李云龙沉吟了一下,说:还真有。我们需要一位同志来引路,发动进攻之前,配合我们切断整个矿区的电源。

    切断电源,那么敌人在矿区大量布设的探照灯,就无法派上用场。

    黑乎乎的夜色,将会成为八路军最好的伪装。为他们的进攻提供有利条件。

    没问题,我会派最熟悉的同志,配合主力部队。张同一口答应下来。

    双方又做了约定。

    送走了张同,熄灭篝火。袁朗和李云龙趁着夜色往回走。

    新二团已经运动到了新井煤矿附近。

    但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是停留在新井煤矿,二十多公里外的山野隐蔽待命。

    路上,袁朗想起张同说的,新井煤矿有两万多人劳工。

    便问:日本人是怎么找了这么多人给他们挖煤?

    李云龙之前搜集情报的过程中,也知道这方面的消息。

    一边借着月光赶路,一边给他解释:小鬼子可不是什么良善之人,那心挖出来都是黑的。

    矿里的劳工,一部分是被招工广告骗过来的,另一部分就是在各处设关卡,直接抓的壮丁。

    想跑,门也没有。直接在里头干到死。

    有些事情,老李也是不吐不快。

    就拿新井煤矿来说,矿工们过得连牲口都不如。

    吃的是混合面蒸的窝头,睡觉卷个破麻袋往土洞里一躺。就这还要常常忍受监工的毒打。

    一个壮劳力进了矿里,吃不饱穿不暖,一天干十来个钟头。用不了一年,就变得面黄肌瘦,整个人都废了。

    许多人往往撑不过一年去。

    小鬼子管这个办法叫做——以人换煤。

    新井煤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