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世家那边因为只有五个名额,不知道又会有怎么样的纷争,这就等于在世家之间点了一把火,稍稍煽点风就能引起彼此间的猜疑与防备。
穆埠除了答应还能怎么办,跟元狄商议此事怎么“不经意”的放出风声出,这种事情不可能正大光明的拿出来谈条件,这要是传出去别人怎么非议陛下,就是要暗搓搓的做交换,越是这样反而越能吸引人。
“那元朔他们几个那边,你还要不要递个消息?”穆埠问道。
毕竟他们几个交好,不好背后插一刀。
元狄却道“各凭本事,以他们的本事必然会早就嗅到风声,不需要我提醒。”
行,是干大事的料,不怕得罪人,又稳又狠。
俩人商议完毕,元狄从将作监出来,刚拐个弯就被堵了。
堵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殷启。
元狄看了对方一眼,翻身下马,“殷大人,之前在将作监不见你的影子,没想到在这里候着我。”
殷启嘴角抽了抽,看着元狄说道“走吧,找个地方喝一杯。”
元狄没有拒绝,俩人之间有些情谊,若是别人肯定请不动他,但是这几个朋友他还是愿意给面子。
俩人找了个小酒肆,不起眼,但是这里的酒一绝,不知道东家是哪个能人,能从穆埠那里拿到好酒,所以这里的生意很火,想要来得提前预约。
殷启定的地方在二楼最尽头的小房间,他来得晚,只订到这么个小房间,有地方就不错了,还挑什么。
俩人点了一壶玉陵春,要了几样下酒菜,这里的卤猪头肉一绝,干切摆盘,下酒的好东西。
俩人对饮一杯,殷启这才开口,“太学那边因为秋闱的事情热闹的很,不知道廷议能不能通过。”
殷启现在的官职还没有到能上朝议事的品级,自然要找元狄打探消息。
“那些学子请你来打听的?”元狄开口反问一句。
“你知道,我堂弟在太学读书,我替他问一句。”殷启道。
元狄并不信,殷家的咨询要入仕只靠家世就能走出一条路,何须辛辛苦苦参考。
殷启必然是为了那些学子们问的,这人一向有博爱之心。
“应该差不多。”元狄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还有变数,需要时间。”
殷启心里就有数了,问道“需要我帮忙吗?”
元狄正要说不用,忽然想起当年殷家用来坑明恪的事情,就道“殷家的商队现在在哪?”
殷启一愣,“问这个做什么?”
“借用一下。”元狄简单地把事情一说。
殷启眼睛一亮,这个办法指不定还真的能成,他仔细思虑一番,这才说道“抢来的肉才香,不管怎么样,这名额得给殷家留一份。”
殷家愿意做个诱饵,这样帮忙名额肯定要留一个,元狄答应下来,“只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真,不要被人看出咱们做戏。”
“谁说是做戏?这不是真的吗?事情是真的,名额是真的,殷家参与也是真的。我们陈郡殷家虽然不如惠康士族张扬,但是论名气论声望,这些人全都得靠后站。”殷启霸气的说道,这是家族给他的底气,是殷家在陈郡几代人教书育人的名望。
元狄……
失敬!
俩人达成一致,皆大欢喜。
元狄有了做诱饵的极佳人选,殷启完成了家族托付的任务,为太学的学子开考尽一份力。
俩人分开后各自忙碌,为了秋闱的事情奔波。
夏种过后,因为秋闱的事情朝堂上正在争论不休,顾清仪却越发觉得自己不太对劲,不太嗜睡了,但是她却唤不出小玉树,以前一点就出来,现在戳的手心都红了也不见影子。
顾清仪心里有点发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自从发现小玉树之后,这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情。
这是她最大的秘密,不可能找任何人商议,只能一个人憋在心里。
恰好这段日子因为推广耕犁以及秋闱等事情,宋封禹忙的简直是团团转,顾清仪也不想让他担忧,因此并未表现出异样。
一直到中秋时,现在这里还不太流行过中秋节,但是月饼已经出现了简易版,只是这个时候的月饼不是烤出来的,而是整出来的,味道也不是很好,但是管饱。
顾清仪自从穿越来之后也不大喜欢中秋节,一到这个节日,不免就想起前世的亲人,而现在又多了顾家的亲人。
让顾清仪惊喜的是中秋之前顾父顾母赶到了惠康,顾逸疏要坐镇并州,李明英要照看年幼的孩子都不能前来,但是见到父母顾清仪已经是十分惊喜了。
宋封禹带着岳父岳母进了后宫,瞧着一家三口两眼泪汪汪的样子,他就觉得把人宣来惠康是对的,很久没见清清这么开心了。
顾钧瞧着女儿气色不错,身康体健的对陛下的观念就更好,正好还有政事要回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