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嫁皇叔 > 250:死不悔改

250:死不悔改(2/4)

   宋封禹闻言看了一眼瞿坚,徐徐开口说道“元狄当初组建火龙军,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瞿坚,朕相信你能做好的。”

    瞿坚老脸一红,他还是土生土长的晋人,那元狄可是胡人!

    “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期望。”瞿坚很心酸,陛下是不可能给他人了,他只能自力更生,年纪一把了还要重新学习,当年一群带兵的老伙计里谁有他艰难。

    宋封禹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不给瞿坚人,而是真的无人可用,郑桓、元朔哪一个不是差事加身,席长年那就更不可能给他了,现在席长年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是重中之重。

    宋封禹当然不能让臣子知道自己无人可用,只能让他觉得自己还能更进一步。

    科举选才,真是势在必行!

    “原本军演的事情是安排在开春之时,但是现在朕希望过年时能看到军演,瞿坚,能做到吗?”

    瞿坚虎躯一震,这么快,手把手的算也没多久了啊。他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知道现在朝堂上形势复杂,陛下的处境有些不太好,军演的重要性他跟穆埠私下商议时是预算道的。

    瞿坚一咬牙,“微臣一定做到,请陛下放心。”

    宋封禹微微松口气,“可让元狄协助一二。”

    瞿坚大喜,“多谢陛下。”

    元狄别看是个胡人,年纪还小,这小子有点东西,当初交接火龙军的时候,瞿坚暗搓搓的还想试一试这小子,哪想到……不说也罢。

    现在能把元狄借用些日子,他当然高兴啊,这可是好事。

    宋封禹让瞿坚退下准备军演的事情,只留下穆埠,看着他说道“明日早朝,科举的事情一定要进行廷议。此事,你去找王泠,让他来做。”

    “王太尉与这件事情不搭茬,未必肯愿意啊。”穆埠愣了一下,王泠是太尉,管兵的,科举那是吏部的事情,文武不搭界,这属越界啊。

    皇帝看着穆埠,“王泠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你只管去找他。”

    王泠虽然是太尉,但是他背后有王家。

    王泠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怎么做,毕竟在世家眼中王泠已经是站在他这边的人,如今让王泠做此事,不过是把传言坐实了。

    穆埠虽然不懂陛下为何让王太尉去做这件事情,但是陛下这样吩咐了,肯定就有陛下的用意,他自然是遵命。

    穆埠从宫里出来,就直接去了太尉府。

    王泠得了通报知道是穆埠来了,一点也不想见他,现在朝中局势这么紧张,穆埠来找他能有什么好事?

    即便是王泠知道没好事,但是听了穆埠的话之后,还是很想把桌子掀了,把人一脚踹出去。

    有这么做事的吗?

    陛下这是逼着他一定要明明确确的站队,要么是站在陛下这边,要么是站在世家这边。

    穆埠传达完陛下的旨意,瞧着王太尉脸色不好,他笑了笑说道“太尉大人又何须这样犹豫不决,陛下正当年,手下强军几十万,不妨再跟您透个底儿,今年将作监可是赚了不少钱,陛下现在手里也不缺钱了。”

    王泠猛地抬头看着穆埠。

    穆埠笑的更加从容,“陛下一向公允,又不是要掀翻了世家的饭桌,陛下要做的不过是想让黎庶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罢了。王太尉一向心慈,这些年来约束王家从不肆意妄为,正因为这样,陛下才将此事交给您,我想太尉是个聪明人,知道此时应该做什么选择才是。”

    穆埠能说的都说了,虽说陛下要坑王太尉不太地道,但是陛下挖坑他还是要跟着填土。

    穆埠离开后,王泠紧绷的身躯慢慢的佝偻下来,靠着软枕沉默不语。

    太学开考选士,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叫什么科举,虽然听上去似模似样的,但是根子上这是要截断世家定品举荐人才的道路,这是一把尖刀啊。

    王泠把两个儿子叫了来,长子王惔,次子王鉴。

    他的长子喜欢修书,自从太学重开之后,就去了太学修书,清贵却没什么权柄。

    次子在中书省下做都水使者的官儿,总领水官,掌管大晋水务,也算是有实权。

    对于长子,王泠对他的希望不高,这个儿子一心扑在修书上,满脑子都是书,那些珍本古籍比他的性命都要重要。

    次子才是他看重的,但是这次事关太学学子,所以王泠还是把长子也叫来了。

    他把科举的事情一说,看着两个儿子,问道“你们看此事如何?”

    王惔先是一愣随即大喜,立刻说道“这可是好事,太学有学识的学子不少,奈何出身低微,想要谋官千难万难,定品他们根本轮不上。阿父,这对天下学子是救命之举啊,若是能促成此事,太学数百学子必然对您感恩戴德。”

    王惔醉心修书,又在太学兼授课,看着那些求学若渴的学子,常常是心有余力不足,以家世定品授官,家世不出众,就算是他也无能为力为他们举荐授官。

    可要是阿父说的科举能推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