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嫁皇叔 > 162:眼睛复明(6000字)

162:眼睛复明(6000字)(3/4)

    小玉树完全不知道要秃上加秃,顾清仪却脑子已经想到得给小玉树增加能量,那她最近就得多准备粮种,正好为夏收之后的种地做准备。

    虽然这对她有些负荷,但是值得。

    如果有别的办法能让小玉树吃饱就好了,可它不能言,自己也不知道它还能吃什么。

    而且,宋封禹这么聪明,自己要是整天摆弄粮种,也怕被他发现端倪,真是愁人。

    明明自己救他的命,反倒是搞得她跟做贼一样。

    顾清仪心里存了事儿,就起身告辞,眼下她的事情有点多。

    看着顾清仪忧思忡忡的走了,宋封禹眉心微蹙。

    她肯定有事情,但是她不想告诉自己。

    皇叔有点烦。

    顾清仪回到自己的院子,先让人去给殷长史送信,让他照各诸侯管理封邑的行为学习,安置流民这就容易了。

    拿别人的律法压制流民,然后用自己的办法安抚流民,大棒加大枣,应该就能容易多了。

    除此之外,顾清仪又开始过问夏收过后粮种准备事宜,之前她已经让小玉树优化了一些,但是数量还不足一半,现在要是开始悄默的行动,小心一点,应该不会让皇叔起疑。

    幸好,她当初让人建了粮种的仓廪,她去巡视几次,应该不会引人瞩目。

    还有夏收就在眼前,这可是大事。

    顾清仪想着用生不如用熟,居阳秋他们都去安顿流民,坞堡内能主持夏收的就是皇叔的人了。

    这里最熟悉的就是董大成,还是让他多费心吧。

    董大成正在练兵,猛不丁接了消息以为自己听错了!

    啥?

    让他盯着坞堡夏收?

    他又不是地里农夫,但是顾女郎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了,若是将来董大成缺粮,她一定优先供应。

    这带兵打仗在外,最怕粮草断顿啊。

    董大成咬着呀,怎么会有这么可恶的人。

    但是他可耻的动心了。

    粮食啊,打仗时那就是活命的希望。

    他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答应她啊!

    从领兵的将军到收粮的农夫,董大成虽然适应不良,但是为了粮食……

    坞堡的邑户们,看着平日威风凛凛的将军大人,都换上了短打的衣裳下田收粮,哪一个还敢怠慢,董大成一下田,立刻调动了大家的情绪。

    将军大人都要收粮,他们这些邑户怎么能偷懒?

    夏收本就是抢占好天气的日子,若是收的慢了,一场雨下来,粮食就全砸到地里,哭都没地儿哭去。

    这可是一家子半年的口粮,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齐出动,坞堡收粮一片火热的景象。

    穆埠……

    他就没想到顾女郎还真是厉害,董大成都甘愿做农夫听她使唤。

    不怕丢人吗?

    显然董大成不怕,都跟田里邑户一样的装扮,像模像样的戴了一顶草帽,挥舞着镰刀的样子,真的是……

    穆埠半响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但是他知道这些粮食以后都会是鹘州的底气。

    现在各地都缺粮,年景不好,还到处打仗,地里的粮食可没有鹘州种的这样好。

    只要想想这些粮食装进粮仓,穆埠也有些心热起来。

    没办法,对于皇叔这样的战将,四处打仗也缺不了粮草支持啊。

    要不有句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心热归心热,这是顾家的粮食,穆埠也就干看着罢了。

    顾清仪不会看天象,但是也知道粮食熟了就得日夜抢收,所以古代钦天监这个部门还是很重要的。

    她身边要是有个会观天象的就好了。

    因为抢收很辛苦,这几日坞堡管饭,顾清仪特意让人买了几十头猪,每天宰几头,给抢收的部曲、邑户们加菜,加了粗面填了肉馅儿的馒头管饱。

    馒头在三国时已经出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祭河神发明了馒头,但是是带馅的。不带馅儿的馒头后来也有,多是平民百姓吃。

    夏收这样累人的日子,顾清仪自然要保证大家体力跟上,毕竟跟老天爷抢饭吃,所以馒头加了肉馅,大家吃得香,干劲儿自然足。

    好吃好喝的供着,坞堡内外一片火热,成捆的粮食运到操练场上晒干,然后妇孺挥起棍棒将粮食打落下来入仓。

    宋封禹也没干过农活,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夏收场景,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顾清仪真是令人看不透,要说收买人心,她这些方法到真不错,花不了多少钱,几十头猪就让大家心甘情愿抢收。

    小女子的智慧,倒也不容小看。

    还有之前她搞什么开荒给永业田的举动,这些都让皇叔想得更深,尤其是归于顾家名下的流民,没有出现私下逃跑的迹象,显然是愿意呆在这里的。

    这才是最难得的。

    人心难留,但顾清仪留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