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一瞧,只见那面旗子,画着青天白日图样,旗子被海风吹动,发出猎猎声响。
看着旗子上的太阳,再看看东方海面上喷薄而起的红日,他不禁双眼迷离起来。
继而,只听他长叹道:“但愿朝阳长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皓东,青天白日的愿望虽好,但是要流血牺牲才能达成,我看还是稍稍改一下,加上满地红吧。”
陆皓东闻言,默然点头。
按下这边不提。
“你……你是什么人?”
在孫文等人离开广州后的第三天,一个中年男子家里,突然迎来一个不速之客。
这个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萧杀。
萧杀背负双手,抬头看天,问道:“你可是蒋俊凯?”
中年男子吃了一惊,诺诺答道:“是……是我,你是干什么的?”
萧杀淡淡道:“我叫萧杀,皓东兄让我替他们死去的同志向你问好。”
蒋俊凯闻言,顿时脸色大变,叫道:“你……救命啊……”
他话音未落,萧杀倏地身形一闪,只听得“嗤”的一声,已一刀将其削首。
一颗大好头颅骨碌碌滚落在地,萧杀却已经消失不见。
在护送陆皓东等人离开港口之后,萧杀特意将几名牺牲的烈士妥善安葬。
做完这一切,他才开始为这些人报仇。
经过一番打探,终于查明出卖革命志士的叛徒是蒋俊凯,这才特意赶来将其斩杀。
萧杀一向最恨叛徒,虽然他已护送陆皓东等人安全离开,但毕竟还有几个仁人志士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杀,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是以,即便是陆皓东等人没有请他为这些死去的志士报仇,但他还是自发的进行了报复举动。杀了蒋俊凯,他心愿已了,便即纵马往北方而去。
他之前对黄飞鸿和严振东说过,要干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便是刺杀慈禧那个老妖婆。
只待刺杀成功,便即离开此界。
萧杀从廣東一路北上,顺便拜访各路武林名家,用了半年时间才抵达京城。
这半年来,他一边拜访各路名家,一边也不忘勤修苦练,武学进境又提升了一截。
以他目下的修为来看,刀魂已经磨砺圆满,只需一个契机,便可突破桎梏。
和廣州相比,京城无论是繁华,还是规模,显然都要更胜一筹。
刚出马家堡火车站,看着川流不息的南北商客,萧杀不由得一阵感慨。
他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打算先找个地方落脚,再慢慢谋划刺杀之事。
正行进间,忽见前方不远处,一阵人潮涌动。
有人高喊道:“号外号外,奕亲王在长安街举办比武大会,大家快去凑热闹啊。”
听到这声高喊,街面上登时发生一阵骚动,随后人潮便迅速向长安街涌去。
这位奕亲王,名叫爱新觉罗铭奕,乃是朝中手握实权的大人物。
因其崇尚武道,故在府中供养了不少武学好手。
京城四岳中的“花拳王”步亭,以及“神手”敖白,便是他供养的拳师。
此外,他自己也是一位武道高手,只因他一向不显于人前,故而一直不为人知。
而奕亲王之所举办这场比武大会,则是为了拉拢东瀛人坂本次郎。
中日甲午海战才刚结束不久,按说双方应该仇深似海才对。
为何奕亲王会在这个时候,跟东瀛人走到一块?
这一切,自然是因为所谓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也就是洋务运动。
奕亲王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负责人。
不得不说,满清朝廷在能屈能伸这方面,做得还是很出色的。
被东瀛打败,并被逼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还能做到隐忍,真的很了不起。
但这一切,都只是满清王朝当权者空花幻梦的幻想。
他们以为,只要他们向帝国主义列强妥协,按照对方的要求放开闭关政策,就能得到对方的大力扶持,从而获得先进知识和科技。也不想想,这些帝国主义列强是什么人。
这些帝国主义列强,可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货色。
满清朝廷想跟他们与虎谋皮,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当然,这些都跟萧杀无关,他也不知道其中内情。
听到有比武大会,他身为习武之人,自然要去见识一番。
不多时,萧杀便随着人潮来到长安街东直门。
其时,擂台已经设好,乃是一面径约三丈的巨大皮鼓。
四下里,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擂台正北方,设了一座首脑台,首脑台上设了五个座位,不过眼下还空置着。
大约一刻钟后,忽听得一声高喊远远传来:“王爷到!”
接着,便见一队人马排开人群,快步而来,派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