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之我是包青天 > 343 浩荡出海

343 浩荡出海(1/2)

    三个月后,已经进入十二月,年关将至。一支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的队伍,从开封出发,踏上前往西域的道路。

    “一路保重!”

    “大人放心!”

    开封城门外,包拯摆酒送行,姬冰雁拱手告别。

    这三个月里,大宋公文已经送达沿途各国,如同之前所料,除了辽国之外,其他各国均表示欢迎大宋商队。

    随后,在包拯示意下,李靖操纵金国,对辽国施压。没几天之后,辽国也表示愿意合作。

    如此一来,丝绸之路沿途关卡全部打通!

    一切妥当之后,姬冰雁亲自率领队伍,从开封出发,重新走上丝绸之路。

    “太好了。”

    随着朝阳渐渐升高,望着商队消失在地平线,包拯脸上一抹笑容,欣慰的点点头。

    丝绸之路重开,不但对大宋经济有极大带动作用,更是一场互通有无的文化交流之旅,意义深远!

    至此,丝绸之路的事情算是妥当,接下来就看姬冰雁的了。

    开封城中风平浪静,包拯安安稳稳过了一个年。如此又三个月之后,天气回暖河流解冻,包拯也再次踏上旅程。

    呜呜!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响起,传遍整个河道。只见渡口岸边,密密麻麻,足足一百余艘船舶停靠。

    其中小船六十艘,以包拯的铁甲战船为首,其余五十九艘也都仿照铁甲战船,在船体镶嵌铁皮。

    不仅如此,仿造红衣大炮制成的火炮,也被装备在两船舷。虽然是仿制品,威力远不如原版,但在这个时代,也不容小觑。

    这些小船速度快、机动灵活,船体结实、火力强劲,是作为护卫舰的战船之用!

    除了小船之外,另外四十艘都是大船,其中三十艘船体宽大,拥有许多巨大船舱,里面装满了粮食、菜蔬、肉类等生活必需品,以及瓷器、茶叶、丝绸等中原特产。

    这次前往东瀛,包拯虽然是为寻找小龙夺金刀,但也不妨做做生意。

    最后还有十艘大船,长一百五十余米,宽六十余米,乃是拥有四层的巨大楼船!设九桅十二帆,单单船锚就有千斤之重!被称为‘穿云之帆’!

    “登船`‖!”

    随着号角声响起,所有人登船,除了包拯、展昭,以及开封府一百衙役之外。各船船长、舵手、水手等配备齐全,以及厨师、大夫等职业。

    另外,皇上还特派一万禁军随行,保护包拯安全。三百人的依仗,为包拯鸣锣开道。

    这次出海,所有人加起来,总共一万两千余人!

    “大人,可以启航了吗。”

    主船之中,一名模样清秀的男子向包拯请示,正是郑和。

    出发之前,包拯从皇上那里将郑和要来,作为这次船队的总指挥!

    “可以了。”

    向开封方向望了一眼,包拯点点头。

    “起锚!”

    郑和领命,走到甲板上一声大喝。

    有传令官,紧接着以旗语通知各船。

    只听哗啦啦声响,一个个船锚收起,船只一艘艘依次使出渡口,航行正式开始!

    这次的目的地是东瀛,需要出海。开封并不临海,所以要借道黄河,经过内陆,在入海口入海。

    这次的目的地是东瀛,需要出海。开封并不临海,所以要借道黄河,经过内陆,在入海口入海。

    船大,河道狭窄,水路又不比陆路,航行速度极为缓慢。

    “所有事情交由郑统领,若非必要,不要打扰我。”

    航行开始的第三天,包拯交代一句,便开始闭关。

    水上航行实在无聊,而且包拯对于航海并不了解,指挥也是瞎指挥。既然找了郑和来,自然要人尽其才。

    包拯索性做起甩手掌柜,大小事务都交由郑和处理,他则安心闭关,继续参悟剑道。

    “呼……”

    盘膝而坐,双眼微闭,包拯深吸一口气,意识沉浸在剑道之中。

    不得不说,剑道高深,不可估量。对强大的憧憬,使得包拯这业余剑客,也不禁沉浸其中。

    接下来,船队缓缓行进,一路无话,一晃就是大半月。

    “入海了……”

    这天中午,随着外面海浪声大作,包拯从入定中脱离出来。站在窗口望去,只见远处水面,一半黄色一半蓝色,已然到了黄海入海口。

    呜呜……

    船队响起号角,各船紧张作业,依次使出河道,进入大海。

    “.」继续吧。”

    等到下午时候,船队行驶在海面,已经看不到黄河。望着一望无际的海洋,包拯只觉气息舒畅,心胸也不禁宽广许多,深吸一口气,继续闭关参悟剑道。

    随着进入大海,相比之前狭窄的河道,可以任意驰骋,船队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全速前进!”

    郑和一声令下,风帆高扬,船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