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之我是包青天 > 262 功法奖励

262 功法奖励(1/2)

    唐代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如今包拯三箭平中原,相比之下,何止更胜一筹!

    “传旨!”

    四国联军退去,危机解除,君臣重新回到皇宫。劫后余生,一番庆贺之后,赵构封赏群臣。除了包拯之外,其余人虽没什么作为,但此番共患难,就是莫大功绩。

    与此同时,赵构接连两道旨意,昭告天下!

    其一,新君登基。

    此番宫廷事变,过程曲折,是非对错也很难评定。但最后的结果,赵祯被俘,赵构登基。天下人不必知道其中经过,但必须要知道结果。

    其二,包拯释放。

    赵祯关押包拯,引起民愤,使得天下百姓罢工,市坊歇业。如今包拯释放,不但官复原职,而且封为一字并肩王!得知消息,百信自然恢复生产,天下也就可以重归正常。

    “皇上圣明!”

    圣旨下达之后,群臣无不称颂。

    四国退兵,包拯释放,如此一来,问题已经17解除。但毕竟事情太大,波及范围太广,想要完全平息,还需要一定时间。

    接下来,夜以继日,大宋君臣忙的是不可开交。

    “皇上,劳驾您跟我们一起回女真。”

    与此同时,四国联军迅速撤退,在李靖约束下,一路上对百姓秋毫无犯。此时李靖帅帐之中,除了包家军众将之外,还多出一个人,正是赵祯!

    之前开封城下,赵祯率人冲进敌阵,并没有被当场斩杀,而是抓了起来。

    “逆臣!逆臣贼子!”

    看到李靖,再看看包家军其他将领,赵祯这才知道。原来包家军并未覆灭,甚至暗中掌控了女真,并且策划了这次四国进犯!

    想到这里,赵祯就是满脸愤恨,口中大骂不止。不知是骂李靖,还是骂他幕后的包拯。

    “呜呜,朕知道错了,放朕回去吧。”

    骂了一会儿,赵祯又是痛哭流涕。

    回想起来,若非他逼迫包家军,三番五次陷害,又岂会造成今日局面?说到底,赵祯只是自食其果而已。

    “到了女真,皇上仍旧锦衣玉食,可以安享晚年。”

    面对赵祯的哀求,李靖无动于衷。

    “安享晚年……朕不要!”

    赵祯瞬间脸色大变,拼命地大喊。

    他还不到三十岁,如何就要‘安享晚年’?李靖这话的意思,分明是要将他终生囚禁在女真!

    “带下去。”

    早已厌烦了赵祯,李靖摆摆手。接着有士兵进来,直接把哭喊的赵祯拖了出去。

    “元帅。”

    正在这时,又有士兵进来禀报。

    “文天祥死了。”

    “……厚葬,就埋在大宋的疆土。”

    得到这个消息,李靖不禁一阵沉默,最后长叹一声,下了命令。

    除了赵祯之外,还有包括文天祥在内的几名大臣被俘。

    对于这些人,李靖虽不赞同,但极为敬重,自然不会为难。但是谁知,其中以文天祥最有骨气,誓死不食敌人一粥一饭。

    如此数日过去,文天祥终于撑不住,活活饿死在女真军中。

    “元帅,其他人怎么办。”

    文天祥已死,但还有另外几名大臣,以及其他士兵。

    文天祥已死,但还有另外几名大臣,以及其他士兵。

    “和赵祯一样,带到女真安享晚年吧。”

    略微思索,李靖目光沉稳,下达命令。

    不论是赵祯,还是文天祥等人,李靖绝对不会让他们回到大宋,不会让他们回去阻碍包拯!

    时间飞快,一晃一月有余。

    四国联军已经撤出大宋疆域,在边境处解散,各自回国。

    与此同时,得知包拯释放,而且加封并肩王,百姓欢欣鼓舞,纷纷恢复劳作。这么一来,国内军队得以收拢。一边继续扫荡境内草寇,一边防范周边各国。

    “如今边境,尚缺一戍边将领,众卿有何意见。”

    虽然刚刚登基,而且颇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因为释放包拯,赵构瞬间深得民心,受到四方称颂。这些天赞誉不断,心情也是大好。今日早朝,赵构仍是面带笑容。

    “启禀皇上。”

    这时,有人开声出列,正是包拯。

    “臣举荐一人。”

    “太好了,包卿举荐之人,必定妥当。”

    赵构大喜,连连点头,接着问道。

    “不知包卿举荐何人?”

    “那人名叫岳飞,虽然年纪轻轻,但……”

    “准了准了。”

    包拯还没说完,赵构摆手打断,当即下旨。

    “封岳飞为定北大元帅,戍守边关!”

    “……皇上圣明。”

    包拯怔了怔,又是好笑。不过这么一来,可保边关无事!

    之前大名府一役,岳飞突围出城,接着赶回开封勤王。但他晚了一步,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