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龙椅之上,刚才还踌躇满志的赵祯,表情瞬间僵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臣请皇上退位。”
包拯再次躬身拱手,一字一句重复一遍,声音不见丝毫波澜。
“包卿……”
这次听清楚了,听得清清楚楚。赵祯仿佛瞬间失去全身力气,面如死灰,整个人瘫坐在龙椅上。
嘶!
与此同时,群臣无不倒抽凉气,满脸难以置信的看着包拯。
蔡京篡国,群臣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蔡京本就是大奸大恶。但包拯不同,他可是朝中柱石,忠臣的代表,怎么也要逼皇上退位!
而且,既然要逼赵祯退位,之前又何必救他?
“包拯!”
片刻之后,赵祯重新回过神来,满脸愤怒,目光怨毒的看着包拯。
“竟然连你也要谋反!”
“臣并非谋反,只是请皇上退位。”
“朕是天子,这是朕的天下,你让朕退位,就是谋反!”
“皇上你错了。”
包拯忽然站直身子,脸色严肃,沉声说道。
“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
“你……”
赵祯一时语塞,沉默半晌,深吸一口气,暂时冷静下来,看着包拯问道。
“包拯,为逼朕退位,难道不惜你的忠臣之名?”
“皇上你又错了。”
包拯脸色不变,只是微微摇头。
“臣忠于的,从来只有国家、民族、百姓!”
嘶!
听到这话,群臣再次倒抽一口凉气,面面相觑俱是一脸震撼。
包拯曾公审贞节牌坊,那时大家便意识到,包拯绝非遵循礼法之人!但直到此时,听到他这番言论,众人才真正意识到包拯的思想是何等危险!
“忠于国家、民族、百姓……”
在这个时代,竟然并非忠君,众人在震惊之余,又不禁回味这句话。
“大逆不道〃々!”
思想顽固的守旧派,心中大骂包拯无父无君。
“不愧是包青天!”
但也有些人,登时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一扇新世界的窗户。与此同时,对于包拯为何有如此民间威望,也有了一定了解。
“就算你忠于国家、民族、百姓。”
这时,赵祯再次开口,满脸沮丧,语气中带着几分哀求。
“为何非要逼朕退位……”
“如今请皇上退位,也正是为国家、民族、百姓!”
包拯脸色越发肃穆,声音也越发低沉。
此时包拯立于大殿中央,公孙策、展昭、曹少钦站在身侧,开封衙役位列两班。众人忽然有种错觉,这并非金銮殿,而是开封府的大堂!
包拯虽然站在下面,但气场强大,让人不禁仰视。相应的,原本高高在上的赵祯,此时却矮了一头。此情此景,分明就是包拯升堂审案。
而这次的犯人,正是当今皇上!
“终于到这一步了吗……”
看着这一幕,群臣又是一阵恍惚,仿佛早就料到。
满朝皆知,包拯是个办案狂人,经手大小案件数千。不畏权贵,铡过驸马、国丈、国舅,也办过太后。
众人不禁想,还有谁是包拯不能办的?思来想去,比这些人权利还大的,岂不就只有皇上?
虽然不敢说出口,但隐约有种预感,包拯迟早要审一审皇上!
忽然有这种想法,群臣都觉得好笑。直到现在,竟然变成了真的,其中震撼可想而知。
忽然有这种想法,群臣都觉得好笑。直到现在,竟然变成了真的,其中震撼可想而知。
接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都是一样的表情。群臣这才知道,原来有这种想法并不止自己。
“难道你说,朕没有为国家、民族、百姓谋福?”
赵祯再次开口,像是在为自己辩护。
“朕自当政以来,岂不是兢兢业业?”
“在以前,皇上虽无大作为,倒也无大错。但如今……”
包拯脸色越发阴沉,声音陡然严厉起来。此时虽无惊堂木,但所有人都隐约听到啪的一声,俱是精神一震。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此大罪一!”
“宠信奸佞,迫害忠良,此大罪二!”
“妄动刀兵,战火四起,此大罪三!”
紧接着,包拯铿锵有力,一连列举三大罪状。目光直视赵祯,沉声喝问。
“如此罪行,皇上还敢说自己无错!”
“这……”
刚才还振振有词的赵祯,瞬间无话可说,脸上露出一丝惭愧。
包拯所说,确实都是事实,若非如此,又岂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赵祯纵使是皇帝,也无法反驳。
“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