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之我是包青天 > 246 御驾亲征

246 御驾亲征(1/2)

    辽国发兵三十万,西夏发兵二十万,女真发兵二十万,大理发兵十万,总共八十万大军!

    在宋、辽、西夏三国边境集结,仅用半天,便攻破边关,已经直奔开封而来!

    “可恶西夏!可恶大理!”

    西夏、大理之所以发兵,就是要夺回他们的驸马、郡马,也就是包拯!

    当初包拯出使各国,先是娶了西夏银川公主,后又娶了大理王语嫣、木婉清、钟灵三位郡主。巧的是,这两国皇室都没有男性继承人,包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包拯能够迎娶西夏公主,说起来,还是赵祯命人暗中撮合。当初本想通过和亲,稳定西夏的邦交,没想到却造成今日后果。

    “可恶辽国!可恶女真!”

    相比西夏、大理,包拯和辽国、女真无关,他们搀和进来,分明是趁火打“七二七”劫!

    说起来,之前辽军大举进犯,杨延昭病死边关,辽国反倒撤军。后来才知道,是女真背后偷袭辽国,这才迫使他们撤军。

    按理说,辽国和女真应该正打得火热,没想到见风使舵如此,忽然调转矛头一致对准大宋。

    “可恶吐蕃!”

    除了这四国之外,邻国中唯有吐蕃虽然没有派兵,但也摘不干净。

    毕竟,大理那十万大军,不可能凭空飞到西夏,必须借道吐蕃。作为友国,吐蕃竟然借道,而且根本没有通知大宋。

    “可恶!可恶!”

    金銮殿上,赵祯大发雷霆,差点将龙椅踢到。群臣站在下面,一个个又是噤若寒蝉,连‘皇上息怒’这种话都不敢说了。

    “如今大军压境,你们食君之禄,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通咆哮发泄之后,赵祯勉强压住怒吼,看着殿下群臣。

    “启奏陛下!”

    片刻之后,有人出列,慷慨激昂说道。

    “当立即册封兵马大元帅,调动国内大军抗敌。区区番邦化外之民,岂容他们践踏中原!”

    “说得好。”

    看着那名大臣,赵祯点点头,接着瞬间脸色一冷。

    “但都是废话!册封兵马大元帅,你告诉朕,谁可挂帅出征!调集兵马,四国八十万大军,朕去哪里调集这么多兵马!”

    大宋重文轻武,一向缺乏猛将,帅才更是凤毛麟角。如果不是这样,之前辽国侵犯边境,也不必千方百计请杨延昭出山。

    如今杨延昭已死,放眼朝堂,哪里还有可以指挥几十万大军,抵御四国联军的帅才?

    而且,兵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世界的大宋富强,本来蓄养了不少军队。但因为包拯之事,百姓歇业罢工,各地草寇四起,为了压制,几乎牵动大宋全部的兵力!

    如今虽然暂时缓解,但毕竟还没有解除。攘外必先安内,在这种情况下,如今大宋哪有余力抽调兵马?

    “皇上,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时,又有一人出列,犹豫再三说道。

    “此事皆因包拯而起,不如放了包拯。只要包拯无恙,西夏、大理退去,所谓联军不攻自破。”

    “放了包拯?”

    赵祯嘴角冷笑,接着脸色一沉。

    “难道是让朕认输,向番邦低头,向包拯低头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

    “来人!押下去,打入死牢!”

    那人还想分辨,赵祯根本不听,当即一声冷哼。

    紧接着侍卫上殿,便把人拖了下去。

    看着一脸慌张,不断喊叫求饶的那人,其余大臣俱是一阵胆战心惊。同时又是暗暗庆幸,庆幸自己没当这个出头鸟。

    而这么一来,对于释放包拯之事,再也无人敢提!

    “陛下。”

    既然不能释放包拯,那就唯有想其他办法。片刻之后,又有人出列,说道。

    “不如准备一些金银财物,派遣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四国求和。”

    “求和?”

    赵祯看了那人一眼,接着又是脸色一沉。

    赵祯看了那人一眼,接着又是脸色一沉。

    “你是让朕向番邦纳贡称臣吗!”

    “哎呦!臣不敢!”

    “来人!拉下去,砍了!”

    还没等解释,赵祯又是一声冷喝。

    紧接着侍卫上殿,把这人也拖了下去。

    这才多大一会儿,一个打入死牢、一个当场被斩。百官面面相觑,接着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说话,甚至不敢出丁点声音。

    “蔡京。”

    见都不说话,环视群臣一皱,赵祯再次开口。

    “你是大宋丞相,有何见解........”

    “回禀陛下!我天朝上国,岂可向番邦低头?”

    揣摩赵祯心思,蔡京慷慨激昂,说道。

    “臣认为,唯有一战,将番邦打退,方能彰显我大宋国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