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之我是包青天 > 218 三次代天巡狩

218 三次代天巡狩(1/2)

    “支援边关?”

    “抵御辽国?”

    包家军在开封城百里之外暂时驻扎,等候朝廷安排。此时圣旨到来,众将领先是一怔,接着就是议论纷纷。

    “朝廷这驱虎吞狼之计,未免有些太老套了。”

    “虽然老套,但这次确实不一样。”

    包拯已经悄悄赶来,此时只有李靖、卢俊义、林冲等主要将领,聚在一起议事。分析议论之后,又是一阵皱眉。

    之前下旨剿灭四大寇,就是朝廷驱虎吞狼之计,想要借四大寇之手消灭包家军。但是没想到,包家军非但没有灭亡,反倒越发壮大。

    此次下旨支援边关,也是同样的计策,但又大不相同!

    首先,辽军的实力。大军五十万,从统率到将领,再到普通兵卒,都是精锐。别说田虎、王庆之流,就算四大寇中最强的方腊,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其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包家军依靠收编迅速壮大,但辽军并非中原匪类,作为正规军队,而且是辽人,他们绝对不可能被包家军收编!

    如此一来,虽然仍是驱虎吞狼,但对于包家军来说,这次是真正的老虎,而且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李将军,依你来看,我们如果对上辽军,有多少胜算。”

    “回禀大人,就算拥有红衣大炮这等利器,以及收拢的诸多猛将,也仅有两成胜算。”

    “果然。”

    包拯点点头,和他估计的差不多。

    经梁山一役,包家军已经扩充到二十万之众,而且又招揽了十几员猛将。

    但才刚刚收编,军中磨合还没有完成,很难升任大规模作战。而且,这二十万大军,基本都是各处草寇收拢而来。就算有李靖调教,也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变成真正的精锐。

    “皇帝老儿这是逼咱们去送死〃々!”

    “干脆反了算了!”

    众将之中,以鲁智深、武松脾气最为暴躁、刚烈,而且完全不把朝廷、皇帝放在眼里。

    “天下有德者居之,与其任由那昏君迫害,不如自立!”

    “不错!只要包大人一声令下,我等誓死追随!”

    林冲、卢俊义心思深沉,但都是受过迫害的人,内心反倒更敏感。这个时候为了自保,已经在考虑拥立包拯了。

    “相比御辽,若是攻打开封,我倒是有七成把握。”

    李靖摩挲下巴沉吟半晌,还真是一鸣惊人。倒是忘了,当初他辅佐李世民,干的就是推翻皇权、争夺天下的事情。

    看着众将一脸认真,包拯怔了怔,忽然哑然失笑。

    “不可。”

    紧接着,包拯又是神色一凛,说道。

    “我们若是如此,天下势必大乱,届时战火四起,受苦的岂不还是百姓?”

    “这……”

    “况且,如今辽兵压境,杨元帅病重,民族危难之际,我等岂可坐视不理!”

    “……”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片刻之后,纷纷行礼说道。

    “包大人心系民族、百姓,我等愿终生追随左右!”

    “快快请起。”

    包拯示意众人起来,接着又笑笑说道。

    “况且对于皇位,我实在没什么兴趣。”

    “大人所说不错,但如今圣旨已下,我们该当如何?”

    众人不再多说,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一个个仍是眉头紧皱。

    众人不再多说,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一个个仍是眉头紧皱。

    既然不能造反,那就唯有遵旨。可这趟边关之行,无异于送死!

    “自然是遵旨!”

    包拯开口,嘴角一抹冷笑。

    “但一旦到了边关,还是那句话,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大人的意思是……”

    “你们可知辽国北边,还有一个女真族……”

    紧接着,包拯将事先想好的计策讲出。

    “这样……”

    听到包拯所说,众人无不瞪大眼睛,面露惊喜。就连运筹帷幄的李靖,也不禁称赞,包拯才是真正的胸藏天下!

    三日之后,包家军开拔,遵旨前往边关御辽!

    与此同时,李俊和阮氏三兄弟,在曹少钦的安排下,从太仓港乘船出海,前往他国。

    梁山一役,水军打头阵全军覆没,八名水军头目,只有李俊他们四人活下来。包拯审理过后,发现四人并没有大恶,所以将他们秘密提走。

    “赦免之恩,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包大人若是用得着我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临走之前,李俊四人郑重起誓。对于他们这种草莽英雄来说,义字当先,这个誓言比任何约束都要管用。

    而之所以放了李俊四人,并且安排他们乘船出海,投往化外之国。是因为包拯记得,在水浒原著之中,李俊功成身退出海,最后成了暹罗国王!

    包拯此时安排,不过随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