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在抗战,签到十年 > 第四十二章:弯道超车,从半自动步枪开始

第四十二章:弯道超车,从半自动步枪开始(1/2)

    “大帅。”

    “左侧分别是枪厂、机枪厂、火炮厂、迫击炮厂。”

    “右侧是子弹、炮弹、迫击炮弹、手榴弹生产厂。”

    陪在冯轩身侧,刘誉一边介绍道:“您面前的是枪厂。”

    “枪厂一共有十二个车间。”

    “8个车间生产辽十三式,2个车间生产三八式。”

    “还有2个车间分别生产手枪和冲锋枪。”

    闻言。

    冯轩皱了皱眉。

    1924年开始生产的辽十三式步枪,做为毛瑟G98和三八式步枪的结合体。

    在某种程度上,操作相对更为繁琐。

    除了能通用7.92x57mm毛瑟步枪弹,基本没有缺点了。

    走进枪厂生产车间看了看。

    冯轩大致心中有些数了。

    辽十三式生产线还真是不少,多达近二十条。

    生产手枪和冲锋枪的车间只有2条手枪生产线,2条汤姆森冲锋枪生产线。

    “你且来看看,这些枪械能否生产?”

    挥了挥手,冯轩直接从警卫手中接过两大叠图纸。

    这是他提前从系统中提取出来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图纸以及勃朗宁轻重机枪图纸。

    “这....”

    刘誉接过两大叠图纸,细细翻看起来。

    说到底,他继承了其父刘庆恩的衣钵,在武器制造上面颇具天赋。

    放眼整个龙国,能与刘誉相提并论的兵器设计大师寥寥无几。

    “大帅,这是您的部下装备的美械?”

    草草翻看了一会后,刘誉满脸惊喜的看向冯轩。

    这三种枪械实在是太过先进了,完全可以说颠覆了目前亚洲主流。

    当然,并非是说亚洲没有设计过类似的武器。

    但是,像这般已经非常完善的军国重器,他还是头一次见。

    “没错。”

    “这是大洋彼岸传过来的武器。”

    “实话告诉你,连美..军都还没有大规模装备。”

    “我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弄到一些。”

    迎着刘誉的目光,冯轩沉声道:“若是我军能装备这些武器。”

    “未来,一统龙国,赶超欧..美,将不在话下。”

    话音刚落。

    一旁的臧式毅露出了惊骇神色。

    连美..军都还没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冯轩居然也能搞到。

    难怪九..一八之初,冯轩的部下可以全歼关东军一个野战联队。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唯独刘誉脸上一点都不惊讶,反倒越发振奋。

    事实上。

    做为一个武器专家,刘誉对世界各国的现役武器装备都有所了解。

    当他第一次看见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武器了不得。

    因为,全世界范围内,半自动步枪还是一件新鲜物什。

    大不列颠沉浸于李恩菲尔德速射步枪,法..兰西和日尔曼都执着于单发式栓动步枪。

    至于老毛子,工业刚刚起步,自然也不太可能在步枪上有太大进展。

    只有少数一些国家研发出了半自动步枪甚至是全自动步枪。

    恰恰美..国就是其中一个。

    只是美..国方面将全自动步枪当做机枪来用,走进了歧路。

    没想到,冯轩居然能先于美..国人之前,小部分量产了半自动步枪。

    之所以世界各国对自动步枪的重视不够,不单单只是认识不足。

    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自动步枪造成的后勤压力极大。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至少数十万乃至百万之军。

    一旦要全部换装,那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可怕的财政压力。

    而且一旦大批量跟换半自动步枪,那么所有兵工厂的生产线都必须改革。

    堆积如山的单发式步枪将会变成一根烧火棍。

    这是世界各国的军火巨头决不能容忍发生的事情。

    无独有偶。

    龙国的军工基础本身就差。

    别说军火巨头,就是国营兵工厂都萎靡不振。

    所以,在龙国实现半自动步枪的全面换装恰恰更为合适。

    早在1915年,刘庆恩就研制出了一款半自动步枪。

    并且,那一款半自动步枪还参与了美..军半自动步枪选型。

    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无法实现量产。

    这对于刘庆恩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现在,刘誉有幸弥补父亲的遗憾,又如何能不欣喜呢?

    “不瞒大帅。”

    “三年前,我刚刚接任厂务总办的时候就对所有生产线进行了调整。”

    “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一下工人,所有步枪生产线都能转为半自动步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