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纳米崛起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变化(五)

第六百六十九章 变化(五)(1/2)

    

    小饭馆里面,不少人都在讨论太空的事情。

    比起蓝星的其他地方,大中华本土地区,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其实这和民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至少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华国是少数将政治和思想课程,普及到中学阶段的地区。

    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在黄修远看来,大中华本土民众的政治素养,要强于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

    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民众,多少可以在纸上谈兵,不会那么容易被忽悠,同时成为当今世界各地中,对政治、经济、世界格局、地缘之类,最热切的群体。

    西方底层民众在这方面,还真难以做到。

    如果这是巴黎的餐厅,或许其中的食客,聊天的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或者家庭之类。

    而在贵阳的小饭馆里面,虽然有家长里短、旅游见闻,却还有很多人在谈论国际局势、太空探索之类。

    戴小海夫妻在讨论要不要购买太空旅游的车票,突然小饭馆的讨论声高涨起来。

    他有些诧异的转过头,这才发现不少食客,正盯着小饭馆的大电视。

    很快戴小海就知道为什么了。

    原来是航天局公布了张车票的分配方案和价格。

    根据公布的信息来看,航天局这一次并没有将张票都拿出来销售,而是分成两部分。

    其中张,作为大学生航天知识竞赛、网络航天思考大赛的奖品,两个比赛各张。

    剩下的张作为商业销售,面向全世界,单价是万华元一张车票。

    不过大中华区的民众购买,可以享受优惠价格,价格是万华元。

    这三个渠道上。

    商业购买就不用说,基本有钱就行。

    大学生航天知识竞赛,从这个比赛的名称来看,就知道仅限于在读大学生,还要参与航天知识竞赛,并获得前十名。

    而网络航天思考大赛,这是一个全民公开的比赛,主要向时光博客的博库投稿,写一篇字数~的文章,文章的主题要求,是未来、太空、人类文明。

    其实这两个比赛,并不是第一次举办,大学生航天知识竞赛目前是第三届,而网络航天思考大赛则是第二届。

    只是拿出太空旅游车票,作为比赛的奖品,有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对于戴小海而言,他倒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将太空理由的车票,作为比赛奖品,估计有官方意志在背后推动。

    现阶段大中华的航天产业,已经扩张到非常庞大的地步,甚至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但是航天产业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与普通人的生活,存在巨大的距离。

    虽然天宫空间站距离地面,才公里左右,却比从羊城去北平,要难上一个大量级。

    说轻了是距离问题,说重了就是脱离群众。

    虽然航天产业有七百多万员工,但其中真正参与一线航天工作的人,却只有几十万人。

    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贴近民间的生活,就好比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

    明明航天技术、核技术、半导体技术,都是在上个世纪中叶,差不多时间起步的,最后三者之间的发展速度,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民间力量的参与。

    半导体和计算机找到了走向民间的道路,获得了庞大的商业效益。

    而核技术、航天技术,却像高岭之花,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收益却不高,甚至要亏本。

    要不是上个世纪的冷战需要,核技术和航天技术会更加落后,这就是脱离民间的结果。

    黄修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航天产业和加强宣传。

    举办相关的比赛、拿出太空旅游的车票,就是宣传手段之一。

    而调整航天产业上,主要是拿出一些可以民用化的技术,比如逃生舱、多功能服装、室内环境调节系统、太空材料之类。

    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关于太空环境下,人体如何适应、如何预防之类的成果。

    航天产业必须向民众靠拢,而不是发展成为割裂的势力,最后变成一个不稳定因素。

    虽然当前的月球基地,还不具备独立的工业体系,宇航员也没有办法长期在外太空生活,却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

    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无论是两个牙,还是海上马车夫的尼德兰,还是后起之秀的日不落帝国,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分歧。

    虽然大中华开拓月球,名义上是科研基地,实际上却是当成领土来经营的。

    或许在前期,星外领地不会和本土离心离德,却不代表以后不会。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分离主义。

    月球还好,就在蓝星的家门口,以现在的运载火箭速度,全速前进也就两三天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