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伸手捏了捏小李氏的手了,示意她接话。
小李氏回头看眼李氏,李氏朝小李氏递了个眼神。
小李氏会意过来,开口说道“祖母,大嫂说得有理。别人怎么想,咱们可以不在意,可皇上的想法呢?咱们可不能不在意。
皇上认下秦王,让他认祖归宗,带着秦王祭了太庙,还让他封王开府,足见秦王在皇上心里的位置。
如今,秦王给咱们下了帖子,咱们若不去。这不是跟皇上对着来吗?”
李氏等小李氏停下来,开口说道“你俩个,简直没有规矩。这个家里,有祖母在,哪里轮到你俩发言了?
祖母几十岁的人,过的桥比你俩走的路还要多,她老人家还能不知轻重?你俩还不赶紧给祖母认错?”
李氏见杨老夫人的脸拉成马脸,赶忙唱红脸。
李氏边说边用手拍了拍小李氏,小李氏立马给杨老夫人低头道歉。
朱氏心里虽不喜,但见小李氏低头道歉了,只得跟着低头道歉。
李氏等二人道完歉,转头对杨老夫人道“母亲,子然家的跟子勋家的年轻不懂事,刚刚多有冒犯,还望母亲不要见她俩的气。”
杨老夫人被孙媳妇顶撞,面上很没光,一股火气窝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来。
正当她难堪时,李氏及时给她搭了把梯子,于是,杨老夫人顺着梯子往下滑。
杨老夫人不自在地挥了下手,说道“行了,都是一家人,老婆子又不是不晓得,她俩都是直脾气,说话耿直。老婆子我哪能跟她俩一般见识?”
李氏见杨老夫人顺着她给的梯子下来,心里舒坦了不少,接着说道“那明儿的事,母亲怎么安排?
那……那什么,母亲若是不愿看到秦王,那母亲在家歇着?让子然家的子勋家的去赴宴,然后转告说母亲身子不爽利,在家里歇着,媳妇在家伺候母亲。”
杨老夫人之前扭了腰躺了小半年,所以很忌讳不祥的词。
杨老夫人抬头瞪李氏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呸,呸!呸!好端端的,什么身子不爽利?晦气!他既然下了帖子,明儿我就过府去瞧瞧。老身过府了,他还不得好茶好饭的招待?”
李氏奉承道“母亲若是过府,秦王自然要将母亲奉为上上宾,好生款待一番。否则,就是他无礼了。”
杨老夫人听了李氏的话,眼前一亮,点头道“对呀,英国公府养了他二十多年,他若不好好的接待我这个老婆子,那他就是忘恩负义的东西。”
杨老夫人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脑子一转,主意来了,看向李氏道“咱们明早赶早过去,早饭也去秦王府吃。
秦王既然宴请咱们府上,那咱们府上该有诚意,明儿除门房留下看门外,全府上下统统过去,到秦王府去热闹热闹,晚上吃了晚饭再回府。”
李氏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奉承的话,给了杨老夫人这么大的灵感。
朱氏听得瞠目结舌,别人宴请,还有将满府人都带过去的吃一整天的?她是嫁进了什么样的人家?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小李氏的惊讶不亚于朱氏,转头看向李氏,轻声问道:“母亲,这样好吗?”
小李氏的声音虽小,奈何此时无人说话,屋里的人都将小李氏的话听到耳里。
杨老夫人抬头看向小李氏,说道“这有何不好的?秦王在咱们王府生活了二十余年,咱们府里,从上到下,个个喜欢他,个个舍不得他。如今秦王封王建府,全府上下去朝贺他,有什么错?”
杨老夫人说到后面,脸上布起一层愠色。
李氏知道,此时杨老夫人处于愤怒的边缘,忙附和道“母亲说得极是,咱们全府过去,那是给秦王脸面。”
杨老夫人见李氏赞同自己的说法,心里的怒气散了些,脸色也缓和了不少。“就这么定了,王嬷嬷,你去安排,咱们明儿寅末出发,让大伙寅正在前院集合,晚到的,扣一个月例钱。”
王嬷嬷曲膝应下,“好的,老奴这就去安排。”
朱氏见木已成舟,心里微微叹气,脑子里盘算着,该寻个什么理由才能避开与这群疯子胡闹?
杨老夫人不想再看李氏婆媳的脸色,挥手道“老身今儿乏了,想歇下了,你们回去吧。”
李氏带着两个媳妇朝杨老夫人道别,退出了屋子。
婆媳三人出了荣安堂,小李氏忍不住问道“母亲,明儿咱们真要全府去秦王府?”
李氏叹气道“都已经安排下去了,自然是要去的。”
朱氏问道:“就没人能阻止老夫人这么做?”
李氏看眼朱氏,说道“国公爷不在府里,府里又是老夫人主事,老夫人决定的事,谁能反驳?”
朱氏直言道“这样去,还不如不去呢。不去,还可寻个由头搪塞一二。
这样去了,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打自家人的脸。
昔日坊间传祖母不善待大伯母与六爷,